教学卫生
文化术语
教学卫生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预防过度疲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不使学生负担过重;(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课间休息;(3)编排日课表和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合理安排以抽象思维为主、记忆为主、形象性强、活动性多等不同学科,使之相互交叉,以调节脑力劳动,保证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4)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5)注意教室采光、照明、通风、取暖等环境条件和学生的坐姿。
定义
学校和教师在建立教学制度、安排上课和教学活动时,都要符合卫生学的要求,以提高教学效率,防止学生过度疲劳,增进学生健康。
发展历史
中国清初的教育家颜元曾批评宋代朱熹的“闭门读书、静坐空谈”的教学方式,他指出:“书房中萎惰人精神,使筋骨疲软,天下士无不弱之书生,无不病之书生,千古儒道之祸,生民之祸未有甚于此者也。”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后,西方的教育制度传入中国。在学校中实行了班级教学制,有了课间休息和课外活动,增设了音乐、体育、美术、劳作等活动性课程,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交替进行,起了良好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多次作出有关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减轻课业负担的决定,为实现教学卫生提供了条件。
要求
根据学校卫生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中国学校实际情况,教学卫生一般要求如下:
①合理编制教学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规定要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要使学生负担过重。
②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在注意、记忆和抽象思维方面都存在相当的差异。据实验,小学1~4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5~6年级为15~20分钟,初中生约为25分钟左右。一日学习时间也有差异。因此,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一节课的安排不超过30分钟为宜,高年级不超过 40 分钟为宜。初中以上一般不能超过50分钟。小学低年级还应有课间操。要保证课间休息,不可随意占用。
③合理编排日课表和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合理安排好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记忆为主的学科、形象性强和活动性多的学科,以调节脑力活动。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④合理安排课内作业及课外作业。各科教师应精选作业,取消一切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小学生一般不应有家庭作业。
⑤改善教室的卫生状况。采光、照明、通风、取暖以及课桌、椅和黑板的设置,都要符合学校卫生的要求(见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2 09:46
目录
概述
定义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