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伦堂为姓氏堂号,例如:张氏、聂氏、吴氏、黄氏、彭氏、刘氏、成氏、秦氏、周氏、吕氏、马氏、余氏等。分布全国各地。也有为姓氏宗祠名:例如:赵氏、张氏、朱氏等
聂氏
简介
安徽六安寿县聂氏:明成祖年间,始迁祖聂九功挈弟及家眷从山东枣林庄迁移寿县张李乡聂家台落籍定居,至今600多年了。我支已在寿县霍邱繁衍二十一代,
排行诗
旧派:
林修成云桂,维宗盛世传,绍芬方学典,德厚庆多全。昌浩良泰裕,景康正家先 群润聚贤坤,善纯光汉元,尊延宏祖范,文耕义济田.安本瑞仁业,匡辉君华兰”【河东郡敦伦堂】
赵氏
敦本堂,始迁祖:
赵孟伦为
赵匡胤第十三世孙。元季自诸暨迁余姚孝义乡长冷之西浒(今慈溪周巷镇长冷村)《长冷赵氏宗谱》现藏“
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孤山古籍馆)”(缺卷3) 。
新新赵家村应为赵匡胤的后裔,老方桥赵堰村应为赵匡义的后裔。
燕王传翼王赵惟吉,
而庐江候赵守度,
而嘉国公赵世括,
而房国公赵令稼,
而周王赵子爽,子爽二子,
次伯和,扈驾南渡,
自临安而寓绍兴西门,
寻再徙诸暨义安乡。
——摘自《赵氏清门宗谱》
汪氏
汪氏宗祠,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因祠内供奉唐越国公汪华神像,又称越国公祠。始建于明代,后历代修葺,是浙江境内目前最大的越国公祠。
鲍氏
安徽歙县棠樾敦伦堂,又称鲍氏支祠,俗称男祠。三进五开间,享堂构筑宏敞,用材硕大,气势恢宏;祠内有义田规条碑和嘉庆皇帝上谕碑等17方碑刻。
朱氏
广西博白紫阳朱氏:始迁祖朱洪芳,为报先人之德,我祠祖宗在明朝期间,建祠宇于大山脚之鞍子岭背,座东北向西南,由于明堂狭窄,龙脉不清,进行拆迁,改建于莲湖旁(即是现今东平镇富山落马岭村),酉山卯向。民国初年,凡到祖祠之堪与及邻亲之老者,皆言吾祠之地龙脉有力,沙局分明,无穿无破,是兴旺之地,就是字向未正。族中老者,亦有所感。于民国十二年重修,改为庚甲兼酉卯,即今之字向。吾敦伦堂(造化祠)自始迁祖景超公迁徙博邑,择居造化,开基创业,已传二十余代,裔孙在广西、广东以及海外繁洐,枝繁叶茂。
排行诗
旧派:洪(景)兴司泰、日钦仕存、文珍宗德、运,名荣上国、安远泽长、承祖基业、奕世其昌。
新派:积善衍庆、景福贻康、培立贤能、家气显扬。
始迁祖世系
熹一野一铚一濂一棐一炳任一万四郎一念九郎一茂九一德旻一允贞一伯宽一友通、友信、友辉、友达一洪芳(博白造化始迁祖)
黄氏
安徽肥东东乡我黄氏始祖贵公,于明朝洪武二年,自江西九江府德化县(星子邻县,星子县在庐山南麓,县西有黄老门,据说黄家祠庙今尚存。)迁居肥东,曾遍历城乡,至肥东岘山(今万松行政村),察为聚族善地,乃卜居于此。此处峰峦绵延,林木葱茏,涧壑潆洄,地沃产丰。东南邻柘皋,历史悠久,皋陶后裔群舒一支在此建立宗国;西面店埠,楼房栉比,曹操兵马曾驻足于此;南耸浮槎山,乳泉淙淙,欧阳修留有美文;北濒岱山湖,波光粼粼,古圣贤尚存遗迹。湖光山色皆美,地灵人杰荟萃。后又迁址小板桥村,修建黄氏祠堂曰“敦伦堂”,以前人称“板桥黄”,是以地命名,正式名称应称“黄氏敦伦堂”。
排行诗:崇伦尚智,振华俊良;宽和怀仁,裕民阜康。
张氏
湖北省新洲区辛冲镇
我族远祖宁公,于唐代建中年间由东都洛阳迁至江西武宁。宁公之后裔林公,居江西乐平,其子兴三公子黄冈为官(新洲原属黄冈县).兴三公长子祖一公定居柳林之板桥畈(今属新洲区辛冲镇)。【张氏宗祠】《张氏家谱》
排行诗:本立道乃生养裕际文明
浙江马金镇高韩村
张氏宗祠位于浙江马金镇高韩村内,属于清代,是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纵长方形,尚存两进。第一进有歇山顶戏台。第二进五间,通面阔18.4米,通进深9.05米。明、次间两缝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两端用雀替承托。牛腿雕刻龙、狮。瓜楞形或鼓形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
查《张氏宗谱》首卷,发现节录有班固《汉书》的“张良传”,并记载高韩村内建有张良家庙。由此得知这里的村民原是汉张良的后代。《张良传》载:“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高韩”村名因此而得。这样看来高韩村与汉留侯张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宗祠大门前有一座清代张氏墓。【张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