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本纪》是
叶舟创作的第一部长篇
小说,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共四十五卷,是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的开篇之作,于2018年12月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敦煌本纪》以生活在敦煌沙洲城内三大家族的兴衰,主要是义庄索家的衰败和胡家的崛起为线索,描写了发生在河西走廊,特别是以佛光圣地莫高窟和凡尘俗世沙州城及城外二十三坊为背景的一系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塑造了以义庄庄主索敞、小商人胡恩可、开元寺主持印光等为首的老一辈敦煌人,和以胡梵义、胡梵同、陈小喊、拖音等为首的一群精良纯明的热血少年们,为了佛光之地的安宁和血脉相承的义勇,与管家丁荣猫、连公子、索朗等为首的黑暗势力斗智斗勇的热烈悲壮的故事。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共四十五卷109万字,在为河西正名,为敦煌立传的同时,也勾勒出了那个动荡的时代以及整个国家的面貌。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叶舟以诗成名,叶舟的诗则以“敦煌”成名。他的诗歌中“敦煌”作为永恒的母题被不断书写和歌颂,从诗集《大敦煌》开始,这一母题作为他写作的源头和高地,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和使命。从2014年获得第六届
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开始,叶舟开始以小说家的身份示人,显然在此之前他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长久的耕耘,但无论是诗人叶舟还是小说家叶舟,对于“敦煌”的迷恋和书写从未停止。时隔四年,直到《敦煌本纪》的出现,人们看到了他耕耘之后的成果。从2000年在莫高窟下发愿书写,到2017年2月18日,是叶舟前后花费近二十年的作品。
作品鉴赏
《敦煌本纪》通过宏大的叙事、诗性的语言和对世俗敦煌的书写,塑造了一群精良纯明的血勇少年,以及他们在这片佛光之地上的悲壮挽歌,这些历史和传奇在这本洋洋百万字的巨制中完成了它的诉说和使命。
宏大叙事与悲壮挽歌
《敦煌本纪》无论是从百万字的体量还是从上百位出场的人物来说,都是鸿篇巨著。这种宏大的叙事与小说所要展现的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充满悲歌与沧桑的河西走廊,佛光普照下的敦煌大地以及和莫高窟一起历经变迁与灾祸,却始终保持血勇之心的滚烫少年们一样,它们在内在气质和精神上是相一致、相匹配的。
《敦煌本纪》的宏大叙事首先表现在这些栩栩如生、个性迥异的人物上。全书浩浩百万言,出场人物上百位,光像索敞、梵义、丁荣猫、性元等贯穿故事始终的人物就有二十多位,他们如《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各自都有不同的身世、性格和命运,每个人都以不同的形式登场,他们的谢幕或悲壮或未知,但他们充满传奇的人生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共同绘制了这幅悲壮的历史长卷,成为小说奔腾的长河中不可或缺的浪花抑或礁石。义庄老财主索敞从一个万人敬仰的位置上,一步步走向深渊,被儿子索朗囚禁十年,历经义庄衰败,身败名裂,直到装疯卖傻,最后被梵义解救,饱受了人间冷暖。主人公梵义也在为父寻医途中历经磨难,迅速成长,在日后带领急递社的兄弟们,做了一世精良纯明的血勇少年。此外,反派丁荣猫的狡诈阴险,游击陈小喊的肝胆相照,女主沈性元的天真无邪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共同建构了这部宏大史诗。
其次,《敦煌本纪》的宏大叙事还体现在这些悬念丛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无论是人物的身世以及最终的结局,还是故事的因果关系、发展高潮都给人意想不到的反转和期待,作者在做着解释的同时埋下伏笔,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将读者引入一个无法自拔的历史长轴之中,画卷中有佛光照耀的敦煌大地,有精良纯明的侠义少年,也有利益纠缠的江湖恩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险小人,在这个险象丛生、惊心动魄的故事中,读者与书中人物同进退,共患难,共同经历和目睹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书中每个人物交替出现,各表一枝,每段故事情节连贯,娓娓道来,逻辑清晰节奏张弛有度,为整部巨著在内容上提供了充实而完整的血肉。书中教子有方、头脑精明的胡恩可在为儿子们秘密“铺路”的途中,突然中风卧床,后半生在病榻之上看尽了世间冷暖和江湖恩仇,直到小说完结也没有醒来。受人尊敬的世兴堂名医沈破奴却有着不堪的身世。麦客出生的义庄管家忍气吞声,小心经营,在其精心策划之后,背信弃义成为书中最大的反派。还有梵同的蜕变、拖音的牺牲、索朗的惨死等,在复杂而宏大的叙事中给人以悲壮和深沉。
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用麦吉尔的话说,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在《敦煌本纪》中,这种主题性和目的性是显而易见的。小说自始至终充满着一种浓烈的悲壮气息和苍茫的西部精神。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在被外界遗忘的古老河西走廊、敦煌大地之上,人们对佛的信奉和供养、对优良少年的期盼和礼赞、对这段悲壮历史的追忆和书写一直贯穿着整部作品。全书总共四十五卷,每卷故事各自独立却又首尾相连,有着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和笔法,小说百万字读起来一气呵成,恢宏大气。无论是以沙州城为中心,近至敦煌二十三坊,远到河西各郡、省城兰州、祁连山麓、新疆哈密的空间布局;还是以莫高窟为高地,一灯一佛、一间店铺、一条街道的具体生活场景。在这些乡绅官吏、贩夫走卒、三教九流的人物群像上,都体现着一种浓烈的西部精神,这种精神是热烈的、宏大的,也是悲壮的、深沉的。作者依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同时也极尽想象,虚实结合,为人们描摹出了如莫高壁画般庄严沧桑的敦煌大地,这是一曲悲壮的挽歌,也是一首不朽的史诗。
这种悲壮也贯穿着小说的始终。从小说的开头,”到小说最后结束时,均流露出一种浓郁的野性的悲壮之气。小说的结局也是以梵同、性元、陈小喊等人的逃亡而结束。索氏一门的遭遇,特别是一生显达的索敞被儿子囚禁长达十年,最后以学唱戏而了却残生。拖音为救梵义而被乱枪打死。还有梵义的隐姓埋名,急递社被一网打尽等,这些血腥和死亡没有给人一种恐惧和压抑,相反使得这些悲壮更加热烈和勇敢,这与河西走廊上那些视死如归的血勇少年一样,在佛光照耀的敦煌大地,这种悲壮是真诚的,宏大的,有着小说独特的西部精神和审美意蕴。
诗性语言和世俗敦煌的书写
《敦煌本纪》的语言厚重、苍劲,词句之间充满着诗意,这种语言有着莫高佛窟般的庄严和气度,也有着鸣沙月牙般的细腻和甘冽,恢宏大气却不冗长繁缛,浪漫诗意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和张力,是一种暗含敦煌气质的诗性语言,或者说这种写作就是一种诗性写作。它们营造着小说浪漫、恢宏的气质,连接着故事的经脉,让读者在苍茫热烈的语言中,感受着河西走廊和敦煌大地上充满佛性和西部精神的那种持久悲壮的诗意。
除了诗性语言的书写之外,《敦煌本纪》还描绘了一种原始的、野性的、民间的世俗敦煌。想到敦煌,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起莫高窟,想起无数的壁画和经卷,想起王圆箓和斯坦因,还有那段破败和不堪的历史。这个被佛光加持的西部高地是神圣的、庄严的、也是神秘的、伤心的,是高高在上不染俗尘的,这种固化的认知让人们对敦煌有种概念化的冰冷的理解。《敦煌本纪》则通过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以及他们或悲壮或传奇的故事,透过一幕幕具体的生活细节、风土人情,为人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的立体的世俗敦煌。敦煌不再是那么冰冷和无情,而是变得有血有肉,真实而亲切。小说中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风俗礼节、宗教信仰、方言民谣等各方面,把一个热闹的、世俗的敦煌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里的人们过浴佛节,吃胡锅子,讲敦煌话,唱秦腔戏,他们礼佛却更热爱滚烫的生命,他们偏居一隅却也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危、时局的变迁,他们背负侠义,视死如归,却也有儿女情长和孤单落寞,这才是真实的敦煌,亲切的敦煌。这些充满人间烟火的描写,让人对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他们的世俗生活,他们的冷暖苦乐是那一代敦煌人的真实写照。
血勇少年和佛光之地的塑造
《敦煌本纪》中着墨最多的是以梵义为首的一群精良纯明的血勇少年。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世和遭遇,却有着相同的滚烫身躯和一腔热血。他们富有饱满的热情,热烈的血性,结社邑义,视死如归,策马奔腾在古老的河西走廊上,如同一把把刚刚淬火出炉的利刃,誓要在沉疴累累的河西“锈带”上拓出一条生路。书中陈小喊一直独来独往,每次外出都要求被他戏称为屎哪吒的梵同给他读一首诗送别,这些诗句都是雄浑悲壮之音,与他游侠的形象特别匹配,这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些在边塞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的少年英雄。从他报了家仇加入急递社,到后来被断指除名,他一直没有背叛过自己的兄弟们,最后他又与卡利班、梵同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也为以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他们身上所荡漾的那股血勇之气也正是作者想要极力表达的,是小说内在的一种气质和指向。特别是主人公梵义,他作为胡家的长子,急递社的少东主,集智慧和英勇于一生,仿佛梵义就是作者叶舟本人。他从日渐衰落的义庄手中接过来这个“义”,继续替索家,替整个敦煌去延续着传承着这种精神,他所代表的这些血勇少年的命运也是河西走廊的命运,悲壮而热烈,在历经辉煌以后逐渐衰败遗忘,直到《敦煌本纪》的出现,他们又被重新发现,但书中梵义所代表的这种精神如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一般,从未断绝,绵延至今。
敦煌本是佛光圣地,这里的人们信奉佛教,供养上佛。《敦煌本纪》中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人物的言行举止,都笼罩在一片佛光之中。从胡恩可答应为索庄在千佛灵岩上开一座义窑开始,到梵义、孔执臣在急递社的伽蓝密室抢救流散的经卷,他们不辞艰苦和危险,为了承诺和信仰,侍奉着自己心中的上佛。《敦煌本纪》中对于佛光之地的营造不是迷信的、愚昧的、封建的,而是一种开放的、理性的、真诚的,这种书写使得故事更加真实,人物也更加丰满,人们礼佛却不迷佛,把对佛的这种供奉和虔诚之心,与纷繁的俗世和复杂的人性结合起来,共同塑造出了在佛光之地上的人们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传奇色彩与现代意味
《敦煌本纪》既然是“本纪”,就如同司马迁《史记》中的十二本纪一样,势必会有一些传奇色彩。《敦煌本纪》中的传奇色彩,不仅体现在各色人物的身世和来历上,也体现在他们传奇的故事和经历上。这种元神出窍的写法也具有现代意味,元神像一具幽灵一样替躺在病床上的胡恩可经历着一切。现代意味,还体现在各种血腥和肮脏的场面,包括极具戏谑和夸张的描述上。看似荒诞的描述,反映出了人物内心的无奈和苦痛,也反映了当时那个动荡的荒凉的时代,以及在这片穷困苍茫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卑微的生命和悲苦的遭际。
作品影响
2019年8月,长篇小说《敦煌本纪》获得第十届
茅盾文学奖10部提名作品奖。
2022年3月,《敦煌本纪》获第八届甘肃黄河文学奖荣誉奖。
出版信息
2018年12月,《敦煌本纪》由译林出版社首次出版。
2022年1月,译林出版社再次发布《敦煌本纪》特种版,特别定制本。
作者简介
叶舟,诗人、小说家、编剧,
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曾发表过大量的小说、诗歌及散文作品,作品多次入选各种年鉴、年度选本和中国小说排行榜,并被译为英、日、韩等国文字,有部分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著有诗文集《大敦煌》《边疆诗》《练习曲》《叶舟诗选》《敦煌诗经》《世纪背影——20世纪的隐秘结构》《花儿——青铜枝下的歌谣》,散文集《漫山遍野的今天》《漫唱》,小说集《
叶舟小说》(上下卷)、《
叶舟的小说》、《第八个是铜像》、《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长篇小说《
案底刺绣》《昔日重来》,以及长篇电视连续剧《
我们光荣的日子》等。作品曾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小说奖、《十月》诗歌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