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文义谜大概要算东汉蔡邕的曹娥碑阴隐语了。它也被认为是开了文义谜之先河。
主要介绍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文义谜大概要算东汉蔡邕的曹娥碑阴隐语了。它也被认为是开了灯谜即文义谜之先河。正月正,看花灯,猜灯谜。春节长假过后,元宵节也就不远了。吃元宵、赏灯会、猜谜语是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目。古往今来,关于
谜语的故事不在少数。
灯谜历史
中国的“灯”和“谜”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直到宋代,“灯”和“谜”才结合起来,灯谜也由此产生。而实际上灯谜在其发展历史中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谜语分道扬镳,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按现在的理解,灯谜和谜语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灯谜和谜语的表现形式不同,灯谜形式不拘一格,谜语的谜面多以诗词或儿歌形式,而灯谜的谜面则不拘一格,可以是诗句,也可以是普通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一个汉字。谜语是一种实物谜,谜底是事物本身,比如“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着火头兵……”,谜底是“火柴”,也可以猜“洋火”、“取灯儿”;而灯谜的猜射对象则是文字,是事物名称,比如“恼怒了小旋风”,谜底同样是“火柴”,但猜的是这个词,所以“洋火”就不是谜底了。换句话说,灯谜是种文义谜,而谜语则是事物谜。因此,灯谜和谜语的扣合方法也完全不同,谜语描述的是事物的外部形象,而灯谜则是通过文字的别解、离合及象形等而扣合。因此,谜语可以一谜多底,谜面和谜底中可以有重复的字;但灯谜因为是文义谜,只能一谜一底,而且谜面、谜底中不能出现重复的字。另外,
灯谜一般采取文字书写、悬谜征射的方式;而谜语则更多采用口头传播的形式。
实际上在宋代时灯市上悬挂的谜,既有文义谜也有普通谜语,那时两者还没有明确区别开来。所以,我认为,古代灯谜有形式(悬挂在灯上)没实质,现在的灯谜有实质没形式。
相关典故
《世说新语》记载
曹操曾经经过曹娥碑下,从碑背后发现题写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对杨修说:“你能解出来吗?”杨修说:“我能解出来。”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想看。”又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随即二人将猜到的答案分别写在纸上。杨修说:“黄绢,指有颜色的丝织品,合成绝字,幼妇就是少女,猜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猜字为好;齑臼,也就是盛装和研磨姜、蒜、韭菜等调味料的器具,它每天接受的都是辛辣之味的东西,所以是辞(繁体为“受辛”)。所以谜底是绝妙好辞。”再看曹操写在纸上的答案,果然与杨修相同。曹操只好感叹自己的才华和杨修的差了三十里。“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这“绝妙好辞”四字,蔡邕是用来赞颂才子邯郸淳为曹娥碑写的碑文的。但他不明说,却用了八个字的谜面巧妙地隐含四个字的谜底。并且最先创造了:“曹娥体”这种离合字谜的方法,这是中华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谜。
蒲松龄出谜请辞
一年春天,一位土财主望子成龙,慕名请蒲松龄教家馆。不到三个月,蒲松龄拱手告辞说:“令郎学有成就,老夫要另谋去处。”财主一听十分高兴,忙设宴为先生饯行。
酒过三巡,财主笑问:“吾儿的文章如何?”蒲松龄回答:“高山响鼓,闻声百里。”财主大悦,捋须又问:“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必通了吧?”蒲松龄诙谐一笑,接应:“八窍已通七窍,八窍已通七窍。”说罢,蒲松龄道上一声多谢,便挑起书箱启程了。
蒲松龄前脚刚走,财主后脚赶到衙门,将这喜讯告诉当师爷的胞弟,要其为侄儿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先捞个“秀才”当当。那师爷听罢叙述,哭笑不得,说:“大哥,你让那教书匠戏弄了。”接着解释一番。原来这“高山响鼓”取其谐音,意为不通不通,而这“八窍已通七窍”实在就是一窍不通。财主一听,气得鼻子都快歪了,直骂儿子是蠢猪。
李白赠名许云封
李白有个叫李谟的朋友,是一位善于吹笛子的音乐家。有一年,李谟喜得外孙,他想起李白很有才学,就抱着刚满月的外孙到李白家中,请李白给外孙起名。酒后的李白带着醉意写了这样一首诗:“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李谟看不懂这首诗,就说:“你又喝多了,我求学士为外孙取名,你却写首令人费解的诗。”李白笑着解释道:“你仔细看看,你外孙的名字就在诗中啊!树下人是木子,合起来是个‘李’字;不语是莫言,合起来是‘谟’字;好是女子,女儿的子即‘外孙’;语及日中是言午,合起来是‘许’;烟霏谢成宝,即云出封中,乃‘云封’也。这四句诗连起来,即‘李谟外孙许云封’。”李谟满意且高兴地回家了。
这一段故事在《全唐诗》和《太平广记·卷二百四·乐二·许云封》中均有记载,看来是确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