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嫁接是指不同
文化融合的一种形式,由社会工作者王昱州(Joy)受果木嫁接的原理启发而创造。其实说白了文化嫁接就是不同的文化的融合,也就是把一种物种嫁接到另一个物种上,但是可能因为“环境”或“气候”不同,使得同一个物种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差异化。
根据“嫁接”的必要条件:
1. 嫁接最好在
温室里,即中国政府需要大力支持,至少试验阶段能够默许;
2. 嫁接处需有伤口,即需要引进的西方文化部分正是中国民众普遍公认为不足的;
3. 嫁接要选择亲缘关系近的,即和中国文化有类似之处,能承上启下的;
4. 嫁接需要生活力强的接穗,即引进的西方文化是公认的有益部分,能够适应中国的环境,生命力强,在保持自有性能时又不容易被同化或排斥;
5. 嫁接的动作要迅速,即不能经过漫长的论证探讨,直接在实践中求证、改进;
果木嫁接能大大提升原有果木对不良环境和有毒物质的抵抗能力,增强根系吸收能力,提升原有果木繁殖能力从而增加产量,缩短结果期。文化嫁接也期望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嫁接,取他人之精华,弃自我之糟粕,使中国文化更具生命力,更适合中国乃至世界和谐发展的需要,并引领中华民族以健康自信的姿态,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
从操作层面看,参照上述“嫁接”的五点原理,王昱州认为的可行性在于:
1. 中国目前贫富差距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显示了目前进行文化嫁接的必要性,“温室环境”也是具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脱节是一个事实,理论形式很多,实实在在提升人们内在素质的成效却不明显。事实上不论何种文化,都有她好的一面,也有她不好的一面。当我们有效吸收改造西方经济模式的同时,对西方精神文明却是避之唯恐不及,并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视为文化侵略,从而全然拒绝西方在精神文明方面成功的经验,殊不知文化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真正要在中国形成务实、符合世界普世伦理的文化,使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达到真正和谐,需要以负责任、开明的心态,对中西方文化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尤其应在人性、品格的一些标准上做出清楚定义并推广。
2.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并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即使在唐朝引进了
印度佛教也是无济于事。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让中国人看到民族复兴的希望,但中国人的素质真的准备好了迎接世界大国时代么?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日本到现在还不愿就侵略战争公开道歉悔罪,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德国不仅不断道歉还积极赔偿,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谅解和尊重。在文化上体现在儒家“与己不欲,勿施于人”说到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给别人,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 如果给了别人我自己都不想要的,怎么办?;而基督教是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⑨。所以,德国人找到了解决方法。以上的例子同样是含蓄的中国文化所缺乏的,我们需要推广先付出,后求回报的文化,因为事实上施比受更为有福。另外举个例子关于做好事,中国人受佛教影响较深,认为行善可以积德,所以在中国做善事的功利主义色彩是很浓的,而西方人认为行善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都是上帝的子女,上帝是公义慈爱的,所以我们必须行善。当我们强调行善是一种义务时,民众的社会责任感自然而然地就会增强了。
3. 同在一个地球,不论是西方人或东方人,我们都要先考虑“人”的问题,然后再去考虑中国人,美国人的差异问题,因此中西方文化肯定有类似的地方可以互相会通的,比如对人性的理解。中国文化说“人之初,性本善”(中国佛教也说人人皆有佛性),西方文化说“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一切看起来都是好的”,所以东西方对起初人性本善认知是基本一致的;后来,随着物质的丰富,人越来越贪婪败坏,于是儒家荀子提出“人性本恶”,并被法家继承,后来帮助秦朝用武力统一了中国。而西方文化说“亚当夏娃犯罪,被赶出伊甸园,罪就进入了这个世代,人人都有罪性”。这“原罪论”观点和荀子的“人性本恶”也类似。虽然目前中国文化倾向于“人性本善”,但我相信凡经历过“
文化大革命”的中国民众会认为,“人性本善”并不足以解释该运动中的诸般现象。因此,这里就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文化聚合点:人有性善的一面,即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也有性恶的一面,从小就自私,贪婪,这从基因学角度也可以解释。结合中西方文化推广人性有善有恶就要求我们在唯心和唯物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要倾听内心良知的声音,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来让人们知罪,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行。
4. 西方大部分基督徒的生活都是圣洁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敬畏神的心,并按着圣经所记载的完美的价值标准来努力地完善自己。这其中能被中国文化接受的是“敬畏的心”和“价值标准”。中国文化也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协调。事实上,四川大地震使很多中国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复苏,世界环境的恶化开始让中国民众有了忧患意识,这都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让我们树立一个敬畏和爱护的对象-大自然,我们需要培养民众敬畏大自然的心态,谦卑并归纳自己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淡化人定胜天的错误思想。就像温家宝总理2007年访问同济大学所写的一首诗《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在价值标准方面,在以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基础上,结合儒家的仁义,佛教和道教的修身养性,西方的“爱”文化,提出一套完善的适合中国人的品格特质,是完全有可能的,王昱州个人赞同的人生必备的9种性格是:仁爱、喜乐、平安、坚韧、友爱、善良、诚信、谦恭、节制。
5. 随着中国大陆基督徒日益增多,西方一些优秀的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中国社会,例如西方文化关于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⑩。”由于编成歌曲,朗朗上口,在中国各地即使偏远山区也在传唱,这样的文化有什么不好被中国所用呢?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中国古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邓小平先生也说,是好是坏,做出来看看。如果经验好,何妨不再扩大试试,最后再确定为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