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是2009年由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徐光春,此书共计606页,开本大32开。
内容简介
心灵是文化的主脉。文化深深地镌刻着人们心灵的脉络,生动抒发人们的情感,描述人们的心境,展现人们的追求,振奋人们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文化从心灵深处塑造人。
目录
统筹谋划篇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
从中原兴衰圆梦的历史和现实看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困难时期的独特作用
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形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思考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
统筹谋划文化强省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着力解决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突出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文化发展新跨越
文艺工作要为文化强省建设作贡献
道德建设篇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群众
努力形成全社会人人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局面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为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和谐文化是引领社会和谐的灯塔
弘扬圣贤文化
党员干部要成为懿德茂行者
繁荣发展篇
让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
向文化强省跨越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强亮度
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出版业
切实做好影视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开发好利用好黄帝故里
演艺业是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创新:破解文化发展难题的关键
文博事业发展潜力巨大
要把豫剧全力打造成河南的著名文化品牌
产业发展的亮点
倾力打造河南文化“名片”
谱写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新篇章
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
最是书香能致远
舆论宣传篇
筑牢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意识形态防线
鼓劲、引导、帮助、监督为实现中原崛起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念好“三”字经
新闻媒体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新闻媒体要在应对挑战促进发展中发挥作用
正确认识网络,发展和管理好网络
附录:新闻链接
2006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异彩纷呈”
“亮点频仍”
2007河南文化大事巡礼
2008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活力进发
2009我们的文化重头戏——走向世界的河南文化名片
省委书记徐光春诤言直指河南文化体制弊病
“文化跨越”激发“创造活力——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带来文化产业振兴”
河南以文化加速崛起
河南:山水与文化交相辉映
好一手“文化牌”
新河南:奏响和谐春之声——一个走在中部崛起大势前列,更加开放、现代、时尚的新河南形象凸显在世人面前
文顶中原:河南文化产业质变之路
文化铸魂——兼论陈少峰先生新作《文化的力量》
作者系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品牌委主委孙连才博士
厚德载物,文化为魂,以哲学思辨的思想深入探讨文化回归到人性魅力的表达:关注人性,进而从产业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作用研讨文化,就是《文化的力量》所要表达的其中的两个主题,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学者对文化的深层解读、对文化深邃的思考。
文化启智,文化为魂,文化是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他们的软实力的体现。丰富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品位,要从每一个人的素质抓起。开启民智,启迪思想,以文化的方式思考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文化的力量》前瞻性的思考如同航标,在喧嚣浮躁年代告诫每一个人要独守内心的平静,一份份坚守和执着也许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肇始。
创意为形,文化为魂,文化创意的规律,创意的终极目标是做到产业的高度,文化产业是“无中生有”,不是将已有的文化拿来产业化,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借鉴文化元素、创意故事和艺术表现形式产生出新的产品和设计等,一个好创意或者一个好产品的四种要素组合:娱乐性、体验性、互动性和时尚性。创意的力量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无时无刻创意不再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文化的烙印让我们的民族更具东方的儒雅、中庸和平和,这也体现在我们的产品设计理念里面,在汲取外来影响的同时,文化是我们最不可能割舍的,《文化的力量》娓娓道来,让我们更多的人对文化的膜拜在潜意识中慢慢回归自我。
管理为脉,文化是魂,文化领导力的战略性思维会决定一个企业的使命愿景,文化的制度层次设计会使战略的落地成为必然,文化让制度拥有灵魂,让读者会更深深理解我们不仅是“经济人”,而更是“社会人”,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会决定企业能健康的存活时间,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如何生存与发展。很多人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其实不然,管理就是科学,不同的管理层面会用不同的方法、模型和工具,管理只有涉及到人的时候才是艺术,因为人性最难测量,面对人性变化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是艺术的管理,更多的时候用文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更能触及人性,作者的学者身份思考与管理实践考察更是让读者能思考更多。
商道是根,文化是魂,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分为三个子领域:创意产品、创意产品的媒介和平台以及创意的延伸产品。文化产业的跨界经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作者在其他相关著作和文章中对文化产业以内容和平台的三层面分类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文化产业分类方法,清晰而独到;在文化企业的管理与文化企业商业模式设计中作者也有深深的思考,商以载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和学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特色为根,文化为魂,华流文化体系的打造和提出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文化产业必须关注的,华流文化也许就是未来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代名词,也许就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或文化研究时绕不过去的门槛,我相信,作者会在后续的研究中更加系统和深入提出其理论体系,让我们是拭目以待。
《文化的力量》严格意义上来说有点像文化散文或文化随笔,作为理论研究也许体系还不算完美,特别是有很多的概念界定的不是特别严谨,很多的观点无法测度,更没有实证研究,这一点在将来的研究体系中相信作者会有所侧重。
作为对中国文化深入思考和观点思想交流的研究成果,这本书还是近几年难得的一本文化思想集,相信读者也会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