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中国
2007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文字中国》是2007年12月1日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志基。
内容简介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凝聚着汉民族的智慧,包藏着丰富的艺术内蕴,充满着无穷的生命力。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记录,但是文字的研究价值还不单单在于它记录了口头语言,它还记录了文字本身乃至文字和语言之外的许多方面,一直以来是我们的得力助手,而且,随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汉字正大踏步走向世界,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字中国》系列丛书由《汉字艺术》、《汉字的功能》、《汉字的形态》、《汉字的性质》以及《中国文字家族》等五本书构成。分别介绍了中国汉字的艺术美;汉字在维系中华一统、链接悠久历史、传承人类文明等方面的巨大功能和作用;与汉字有着极亲近血缘关系得20余种方块文字;展示灿烂中华文化的汉字发展史;汉字的一些本体知识,以及汉字在信息化时代面对数字化的挑战后如何发展的问题。
图书目录
《汉字的功能》第一章 统一文字与统一天下
第一节 从秦始皇“书同文”到“乾隆御笔知多少”
第二节 听不懂的方言,看得懂的汉字
第二章 链接历史与传播文明
第一节 古老文字的先民智慧
第二节 “敬惜字纸”:敬惜历史
第三章 字里乾坤
第一节 汉字中的古人生活画卷
第二节 汉字文化蕴涵的价值
第四章 汉字与生活
第一节 用汉字构筑生存空间
第二节 人如其字
《汉字的艺术》
第一章 美的渊源
第一节 书画同源
第二节 必然选择
第三节 借巢孵蛋
第二章 美的历程
第一节 甲骨上的修炼
第二节 金石之缘
第三节 软笔生奇
第三章 天生舞者——汉字与书法艺术
第一节 笔画多姿
第二节 偏旁众多
第三节 疏密生趣
第四节 同字多异
第五节 方形之美
第四章 基石效应——中国文学中的汉字
第一节 文字形态的工整与文学形式的工整
第二节 汉字意蕴的丰富与文学表达的蕴藉曲奥
第五章 幽默的种子——汉字与民俗
第一节 名字中的汉字
第二节 塑造语词
第三节 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
《汉字的形态》
……
《中国文字家族》
……
《汉字的性质》
……
文摘
《汉字的性质》 第一节 有关汉字起源的种种传说
世界上称得上古老文字的不止汉字一种,但是,古老文字能够一直延续下来,没有中断,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的,汉字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这真是一种神奇的文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久弥新,青春常驻。汉字是华夏文化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有一些专家称汉字是“万岁文字”,实在是非常有道理的。汉字诞生至今少说也有3000多年了,在可预见的将来,汉字还将长期与中华民族相伴相随,充当我们的有力助手。而且,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汉字正大踏步走向世界,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称汉字是“万岁文字”,并没有什么虚夸。
对于这样一种如此源远流长、被如此众多的人使用的文字,人们自然会对它有方方面面的关注。关注之一,就是它的起源问题。
汉字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谁是最初的发明人?
应该说,我们的先人早就注意到、思考过这个问题了,并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未必足称科学,但其中包含着某些可以给今人启示的内容则是肯定的。
《汉字的艺术》第一章 美的渊源
汉字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美学元素?除了前文言及的由“书画同源”而获得的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以外,还与其独特的后天经历有关。从美学的视角来看,汉字是非常幸运的,从它进入我们的视野之日开始,便总有美的塑造因素相伴左右,贯穿于它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渗透于其构形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培育着独特的文字之美。限于篇幅,下面只能选择这美的历程中的几个风景点作简要介绍。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在汉字的幼年时期,甲骨是如何锻造了汉字构形的本体之美,进而塑造了其持久生命活力的;“金石”作为历久不衰的汉字标准的理想载体,是如何规范和引导汉字保持并积累其美学内涵的;毛笔这种独特的书写工具,是如何挥运出汉字构形系统的辉煌璀璨的。
《汉字的功能》第一章 统一文字与统一天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常挂在说历史的人嘴边的一句话。确实,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时有分裂割据的情况存在,然而直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间断断续续的分裂割据只是其中的一个个小插曲。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可以从许多角度去阐述。但是汉字作为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根脉所在,对维护统一所起的不容忽视的强大作用则是中外学者们共同的认知。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指出:“中国文字在中国的文化发展被地理上的重重障碍所分割的情况下,成为促进中国文化统一的一个多么有力的因素。”今日的许多学者也有着共同的语言:“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纽带”,“是维系我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大统的最大功臣”。
我们将从两个角度探究汉字在维系中华统一方面的功能。首先,自古以来,华夏大地就是多民族共同的舞台,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有不少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系统,而汉字则是维系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的牢固纽带。由于这一纽带的绵绵不绝,原仅处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雨历程中,不断同化、融合周围的少数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统治,都自觉地使用、统一和规范汉字。其次,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由于地域不同造成的方言差异十分明显,吴侬软语与燕赵铿锵,造就了百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语言奇观,使得不同方言区的人常无法直接用自己的方言进行交流。这时,又是超越方言的汉字起到了不同方言间沟通交流的坚固纽带作用。
《汉字的形态》晚清光绪年间,中原地区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正在辛勤地耕耘着广袤无际的土地。他们谁也不曾意识到:深藏于地下几千年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从他们的锄头底下重新问世。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当时的人们并不认识这些文字,而这些龟甲和兽骨又与中医所称的“龙骨”颇有相似之处,很自然地这些“龙骨”都纷纷进了药店,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和疟疾等病症。据说当时靠出售“龙骨”为生的农民,为了使它们和传说中的“龙骨”更为形似,竟然将上面契刻的文字抹掉后再送去销售。谁曾想,当时“一斤才值数文钱”的“龙骨”,在百年后的今天,一片可以拍卖到数百万元的高价!
重新问世的甲骨在药店“蒙冤”多年后,终于遇到它们的“伯乐”——王懿荣。王懿荣(1845—1900),是清末中国著名的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中国文字家族》 第一节 中国文字知多少
说到中国的古文字,我们往往会想到商周时代那些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甲骨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这些联想当然没有错。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点——无论商代和周代的甲骨文还是金文,都仅仅是汉民族的古文字。
而事实上,拥有众多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能承载本民族悠久历史而且传承至今的文字,绝非汉字一种,我国历史上从古到今的各种民族文字更是异彩纷呈。
我国历史上共有多少种民族古文字呢?时至21世纪的今日,这依然是一个众说不一、不易准确回答的问题。
暂且不去管那个“古”字,先说说我国共有多少种民族文字。
傅懋勣先生曾在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分册》中进行过大意如此的统计:在1949年以前,我国已使用的民族文字有24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又为一些民族制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16种。另外,他认为还有17种在历史上使用过而后来停止使用的文字,即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焉耆一龟兹文、粟特文、八思巴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西夏文、女真文、东巴图画文字、沙巴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哥巴文、满文、水书。若把以上三类文字的种数相加,那么我国民族文字应有57种。
聂鸿音先生对傅先生的上述统计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与补充,他认为傅先生的统计中还有4类民族文字未被列入:一是汉族女书、方块布依字和方块哈尼字等当时还未被学界注意的文字;二是新疆的怯卢文.三是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设计的少数民族文字;四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制定但试用时间较短的少数民族文字。据聂先生估计,把傅先生统计出来的57种同上述的若干种加在一起,我国的民族文字可以被认为有近百种。
作者简介
刘志基,男,1955年4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文字学理论研究,及古文字的数字化开发研究,已出版专著十余种,发表论文百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国家级、省部级图书奖。目前主持项纵向在研科研项目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古文字属性库及先秦汉字发展定量研究”、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楚简帛文字考释研究集成电子资料库”
主要研究领域:文字学;古文字的数字化开发研究;先秦汉字发展史
作品思想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文字中国》系列丛书由《汉字艺术》、《汉字的功能》、《汉字的形态》、《汉字的性质》以及《中国文字家族》等五本书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汉字进行了讲解,兼顾学术与趣味,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通过本书可以了解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和渊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字,从中可以了解很多关于中国汉字的故事、历史,对于了解文字学也非常有帮助,文中还附有参考文献,从书中能够找到很多资料,能够开拓视野。
作品影响
该作品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
参考资料
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2 08:5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