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小说古已有之,今天谈论的文字版小说主要还是指现代小说以来的类型小说。因为只有进入到现代化社会,文字版小说才会发展得更加充分。现代化社会的市场经济和市民阶层,是通俗文学发展兴盛的两大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类型小说具有了更完整的形态、更充分的发展,也更加丰富多彩。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通俗文学是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当时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现代报刊的兴办,这些现代报刊为通俗文学的诞生提供了一块新鲜的沃土。当然,在这些现代报刊中,与通俗文学关系尤其密切的是小报。据统计,从清末到
辛亥革命前,
上海出版过四十余种小报。第一份小报是
李伯元于1897年创办的《游戏报》。
事实上,在
新文化运动之前,以
白话文为基础的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发展得如火如荼,这就是清末到民国初年的通俗文学。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通俗文学最早拉开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当时对待白话文学这一新的文学,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观点,他们要把小说改造成启蒙群治的利器。我们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
梁启超写的一篇《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文章,他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但当时的通俗文学作家和组织者(特别是小报的主编们)则强调了小说的游戏和娱乐功能,他们走的就是类型小说的路子。所以
李伯元将他办的报纸直接取名为《游戏报》,当然他也不是惟游戏而游戏,惟娱乐而娱乐,当时他的报纸成功了,也有不少人攻击他。但不管怎么说,他把握了一点,小说一定要写得好看好读,要让普通读者能接受。就是在他的极力推崇下,迎来了第一波现代意义上的类型小说——“
谴责小说”的高潮。谴责小说是
鲁迅命名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四部小说作为谴责小说作了论述,这四部小说就是《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
孽海花》,后来这四部小说被称为“
四大谴责小说”,读这些小说,就发现它们具备了类型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
鲁迅还特别说到它们是“特缘时势要求”而产生的一股创作潮流,这其实是指出了类型小说是具有时尚性的,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所以,类型小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将类型化逐渐固化和定型的过程,固化和定型的工作做得漂亮,这种类型小说的生命力就比较长,也比较有欣赏价值。
文字版小说于21世纪初为读者所认可。其风格多样,场景变幻如同
日本或者
韩国/
香港/
台湾漫画中迤逦一般,词藻华丽,语言表述结合魔幻与神奇色彩,通常附有封面设计与插图。通常读者群为喜爱漫画或者喜欢奇幻文字的年轻人。在起源地
日本,这类小说往往被改编为动漫画作品,因而又称为动漫小说
按
日本媒体报道与各家出版社出版时的方向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