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郎为官名,有三种。一是散官。隋文帝开皇六年(586)置,从九品上。唐宋金元明清均沿用设置。明清时用来授正七品文官。一是职事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属于秘书省,从八品,掌撰录文史,检讨旧事。一是寄禄官。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置,为选人新寄禄阶官,从八品。
文林郎于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设置,当时是从九品上,散官,从九品上。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时废。同年在秘书省置文林郎,掌撰录文史,检讨旧事,从八品。唐
武德七年(624)又置为从九品上的文
散官。宋初为四十二阶这第三十五阶,宋元丰三年(1080)又废除。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以文林郎为寄禄官,取代旧官留守、节度、观察推官及军事判官,从八品。金、元时皆用为
文散官名称,金为
正八品上,元为正七品。明、清时都用来授正七品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