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价值,文学艺术家通过
文艺作品(客体)创造出来并主要满足接受者(主体)精神需求的一种效用关系。
形成
作为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特殊形态,文艺价值有其独特的生成系统。由于文学艺术活动旨在创造合目的性的精神价值的形式,所以它不像物质生产着眼于主体对客体的现实的物质改造,也不像其他精神生产,如科学认识活动,着眼于主体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和概括;而是着眼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把握与审美价值创造。因此,文艺价值主要体现为审美价值。
表现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审美性的价值认识是文艺审美价值生成的基础。K.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06页)在人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其大小、有无,首先取决于人的需要和需要的程度。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人的需要也不断扩大与提高,与人对外界事物的价值的发现和认识相契合,外界事物的价值也不断变化或增大。此外,价值还取决于人对世界及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作为一种思维能力,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形成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因而在人与世界的诸种关系中,认识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文学艺术的活动中,作家、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审美价值及其他价值的把握,主要依据他们的价值性认识和审美性认识。价值性认识和审美性认识两者有共同性,审美认识实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认识。价值性认识主要是对客体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那部分内容和价值属性的认识,其主要功能是评价与选择。但一般性的价值认识侧重实用和对善的选择,而审美性的认识则侧重对客体精神性价值的评价和选择。作家、艺术家正是在审美性认识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故审美性认识成了作家、艺术家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②文艺的价值系统生成,虽与现实世界各种价值交织在一起,但它却以审美为尺度,对诸种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捕捉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从而与以往积贮在脑海中的表象与眼前的映象相联系而生成审美意象,形成富有审美意义的艺术世界。因此,体现于文艺价值创造中的主客体关系并不同于其他价值形态的主客体关系。这是因为相对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实现物质欲求的价值需求来说,文艺所追求的审美价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价值和更深刻的功利蕴涵,它使人们通过作家、艺术家所创造的审美境界,感悟人生,反观自身,并使心灵获得净化、丰富与升华。因此,文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既具有人类实践活动的普遍特性,即主体只有通过对客观世界本身的正确认识才能获得实践的自由,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又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关系,即艺术创造主体对客体的把握主要不是着眼于客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而是着眼于它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和意义。此外,审美价值关系区别于一般价值关系,还表现在它用审美尺度去改造和整合其他价值关系,使艺术的审美价值达到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至境。文艺价值的实现 文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阅听人的接受活动来完成的。比如,阅读过程中,读者通过对文本符号的解读而进入到作品的内在空间,充分感受到作品所展示的审美价值关系,同时也更为鲜明地感受到作家作为创造者在整个文本构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他把自己对生活对自身以及对人类审美理想的深入理解与创造性表达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使他们在认识生活真相的同时无法回避来自作家的倾向性价值观念塑造。
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因为作家使用的武器是审美方式,它以情感为先导和基本范式,引人入胜又潜移默化,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因此,进入任何一个成功的文学文本,便意味着一次心灵洗礼的开始,其结果是,读者或认识生活或受到教育或获得愉悦,或在整体上感受到审美的美妙灵动与深刻启示。阅听人不会仅仅被动地接受文艺价值。由于文艺作品建构了一个符号化的空间,由于艺术家在其作品中会有意设置一些“空白”,所以,阅听人接受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填空”的过程,是阅听人在文本的引导下完成对文艺作品的二次创造的过程。
现实中的阅听人在接受活动中成为审美主体,他们在接受过程中摆脱对既有生活的适应、偏见和困境,心灵受到冲击与洗涤、提纯与升华,并使文艺价值获得实现。经过这样一个实现和新的生成过程之后,文艺价值便真正转化为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审美、文化价值。文艺价值的二重性 文艺价值具有功利性和超功利性。文艺价值首先体现为审美价值,即超功利性;但文艺价值又往往与政治宣传价值、道德教化价值、商品价值等纠缠在一起,具有某种功利性。例如,在抗日战争年代,文艺的内容与形式都要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这一总的宗旨服务,文艺作品在体现审美价值同时又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宣传价值。文艺作品的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往往是相互渗透的。从价值论的层面看,把文艺的本质看作是审美意识形态,即体现了文艺价值的二重性。
最早论述到文艺价值二重性的人是马克思。马克思在谈到艺术生产时认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大部分的艺术生产变成了商品生产,即纯粹为交换进行的生产。艺术品成为可以出卖的商品,创作和演出成为资本家赚钱的一种手段。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艺术家的地位双重化了。在中世纪,作家、艺术家或者直接依附于某一统治集团,或者像其他从事精神生产的医生、教士一样,头上环绕着一圈受人尊敬的职业的灵光。但是资本主义扫除了这一职业的灵光,“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3页),艺术家的身份因此双重化了,他既是艺术家,又是雇佣劳动者。即“演员对观众来说,是艺术家,但对自己的企业主来说,是生产工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443页)。
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在商品社会条件下,作为精神自由活动创造者的作家、艺术家与作为受制于剩余价值规律的生产劳动者的矛盾。这一矛盾延伸到文艺创作中,意味着文艺价值必须服从于商品交换价值。因为在商品生产中,资本家重视的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和满足人的需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影响和表现在艺术生产上,意味着艺术家往往把作品的交换价值放在首位,而把作品的审美价值或放在次要地位,或破坏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构成。
社会功能
文艺价值的复杂内涵在文艺接受过程和文化活动中具体体现出来,便形成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的社会功能即文艺的社会作用与影响,对应着文艺的价值内涵。从整体上看,文艺的作用是审美作用,但一般认为它可以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娱乐作用。文艺的认识功能,即文艺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加深人们对社会规律和人类行为理解的功能。文艺之所以具有认识功能,根源在于文艺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并且它反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文艺的教育功能也就是文艺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净化人们的心灵、增强人们改造生活勇气的功能。这是长期以来最为人们重视的文艺功能。人们把文艺的有用性发挥到极致,赋予它载道明理、劝善惩恶、经夫妇、成孝敬、移风俗、厚人伦、美教化、动天地、感鬼神、改良社会、影响群治,几乎无所不能的强大的教化作用。文艺的教育功能根源于文艺反映生活时渗透着创作主体强烈的思想、情感倾向。
文艺的娱乐功能则是文艺作品给人们情绪的激动与感觉的快适,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的功能。娱乐价值最根本的成因在于文艺是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文艺要引发美感,必须塑造形象,形象的事物的重要特性就是诉诸人的感性,使人在感性愉悦中直观感性事物,产生情绪反映。因此,文艺的娱乐价值是审美价值的构成基础,也是文艺与人产生直接亲和力的重要基础。
总之,在文学实践中,并非所有文本都同时具有认识、教育和娱乐功能并能做到三者的最佳组合,对三种功能的不同侧重和体现程度,决定着文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分量,只有最优秀的文本才能实现三者的统一,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价值和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才能使人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中完成对它们的接纳,最后在精神层次上,获得审美的启迪与激励。
推荐书目
斯托洛维奇L.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