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是
华语电影独有的类型
标签,因为在
西方从没有叫“文艺片”的类型片。
先锋如
实验电影,或有更多诉求的
艺术电影都与华语电影中的文艺片有很大不同。虽然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文艺片与
剧情片(Drama)或
情节剧(Melo Drama)画上等号,但是显然又都不准确。文艺片是一个介于
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的影片
类聚,它泛指制片态度严肃,主体表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叙事表现遵从
大众化形式,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和风格特征的一类影片。
在华发展历史
在华语电影史上,文艺片常被认为伴随中国电影而成长,并不断发展变换着它的形式与外延。从早期
鸳鸯蝴蝶派、外国文学改编作品对文艺片风格的催生,到
《小城之春》为代表的文艺片高潮,都让观众大体形成了一个对文艺片的模糊概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
《不了情》、《星星·月亮·太阳》为代表的大量香港文艺片则掀起了华语文艺片的高潮,并催生了
秦剑、
陶秦等很多主攻文艺片的文人导演。其后,由于
张彻等阳刚
武侠片的兴盛,阴柔的文艺片则转向台湾,并与
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剧相结合,形成了台湾风格的文艺片。
而在今天,文艺片的范围更是越来越大,它可以是
关锦鹏的
《胭脂扣》,也可以是
王家卫的
《花样年华》,还可以是
李安的
《饮食男女》。似乎一切与感情、浪漫、情爱相关的影片都可以是文艺片,题材、风格、角色、年代都没有明确的限制,只要主题大体一致,它们都可以是文艺片。
正因为这种模糊的界定,让我们很难真正从影片角度对文艺片做更精确的定义。某种程度上,文艺片更像是基于观众进行划分的。相比武侠片、
警匪片,文艺片受众的文化水平会更高,就像我们经常将文艺片与
小资、文化等关键词相结合一样。对文艺片的划分,常常不从影片本身做区分,而是从受众角度,它是知识水平更高的观众更热衷的一种类型。这也是与大众的票房电影加以区分,如果说票房电影以追求感官上的享受为主,文艺片则是寻求内心的共鸣。由此,文艺片更像彰显个人文化品位的标签。它是对观众群体的区分,而非对影片本身的界定。
虽然对观众来说,看文艺片是对个人品位的标榜,是值得炫耀的事;但对影片宣传方来说,这却是没法大肆宣扬的事,没有一部院线电影敢自称是文艺片。而当一部影片被定义成文艺片时,无异于站在市场以及主流的反面,与
票房说拜拜。“文艺片”成了片方的大忌。
因此,对文艺片的定义更多来自事后界定,是由观感提炼出来的标签。当我们看过一部电影,觉得这部电影与主流的视觉片有很大不同,尤其在情感上颇受触动,我们就将之称为文艺片。它不对创作负责,更不与票房挂钩,更多是观众的观影体会。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文艺片。
与艺术片区别
文艺片和
艺术片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如深刻的主题、独特的导演视角和优美的
艺术风格等。然而,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
从艺术属性看,艺术片通常具有较高的实验性和创新性,尝试突破传统电影的叙事和表现方式。而文艺片虽然也注重
艺术性,但相对来说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实验性和创新性相对较低。
从受众范围来看,艺术片往往针对的是更为狭窄的观众群体,因为它们的实验性和创新性可能不易被大众理解和欣赏。文艺片通常具有较广泛的受众范围,因为它们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从叙事方式来看,艺术片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抽象表现等手法,以增加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而文艺片虽然也可能采用非线性叙事,但通常更注重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叙事方式相对更为传统。
从主题表达角度看,艺术片常使用
寓意和
象征手法,通过
隐喻和
象征来传达深层次的主题和思想。而文艺片虽然也关注深刻的主题,但其表达方式相对更为直接和明确。
总的来说,文艺片和艺术片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艺术属性、受众范围、叙事方式和主题表达等方面。然而,这两种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许多电影可能同时具有文艺片和艺术片的特点。
与商业片区别
在电影种类划分的
文氏图上,纯粹的商业电影与纯粹的艺术电影
泾渭分明,而两者的相交地带,即是文艺片的栖身之所。文艺片创作者不仅要有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思维,还要有商人敏锐深刻的洞察力,既能够在庞杂的电影语系中找到最能够表达自己艺术追求的一种,还要能获得观众的喜爱,这不是一件易事。
文艺片与
商业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制作与盈利模式。商业片目标受众更广、制作成本较高,依赖高票房盈利。真正的文艺片目标受众更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票房只是一部分收益,各国电影节的奖金与国内外发行版权,也是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片也不都是赔钱的,
贾樟柯的文艺片不仅没有赔过钱,甚至还让他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文艺片更多是作者个人表达,在内容创作上或者技术上有一些实验性的偏小众的探索,以相对小的成本代价去消解大的市场风险,其实是为商业片的创作在探路趟雷;而商业片则是会以更成熟高效的生产方式来将电影的内容创作、技术应用统一成更加大众化市场化的产品,用更共情、更普世的价值观和更充分的感官享受来赢得观众。
部分代表影片
长期以来,文艺片因为更高的
文学性和艺术性而有着一定的观影门槛,票房表现难有突破。2000年以前,文艺片市场很少出现票房大爆的影片。而且,由于当时消费水平有限,电影票价大约在5元到10元之间,整个电影市场几乎没有票房过亿的影片。
在这段时期,文艺片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都围绕着知名导演。例如,1988年,
张艺谋的
《红高粱》成为首部摘得柏林金熊奖的亚洲电影,之后,该片在国内上映拿到400万票房,获得近4倍的投资回报比;1993年,
陈凯歌的
《霸王别姬》斩获4800万票房;1995年,
姜文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5000万票房再度引爆市场。
2001年至2010年,文艺片仍然保持着缓慢的发展节奏,且爆款仍以个例的形式出现。不过,在这段时间内,开始偶尔有票房过亿的文艺片引发市场关注。例如,2007年
李安的
《色戒》、2008年
陈凯歌的
《梅兰芳》、2010年张艺谋的
《山楂树之恋》,三部影片的内地票房都达到了1亿以上。但整体上能够突破千万的文艺片仍是少数。
2011年至2016年,文艺片爆款出现的频次趋向稳定,几乎每年都有票房过亿的文艺片出现。同时,票房在1000万至5000万之间的影片数量在走高,文艺片的票房纪录也在不断被刷新,2015年,
《狼图腾》的出现将文艺片的天花板抬高到7亿的级别。在这段时期内,消费市场对文艺片的接受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例如,2006年,
贾樟柯执导的
《三峡好人》仅收获30万票房,但在2015年,与《三峡好人》同系列的
《山河故人》票房达到3226万,翻了100倍。
在这段时期内,尽管高票房文艺片仍然大多出自知名导演之手,但一些新锐导演也开始崭露头角。例如,
《钢的琴》的导演
张猛、
《路边野餐》的导演
毕赣、
《心迷宫》的导演
忻钰坤等,成为文艺片市场的新生力量。而且,文艺片对消费市场的吸引力也不再局限于知名导演或者演员,优质内容集聚起的口碑发酵成为撬动市场的关键。例如,
《冈仁波齐》、
《七十七天》、
《十八洞村》等影片,无论导演还是演员都非一线的头部阵容,但票房都达到了1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