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安缘蝽
缘蝽科昆虫
昆虫名,为半翅目缘蝽科。分布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福建、江西、西藏等。寄主于大豆、紫穗槐等。成、若虫吸食叶片及嫩枝、茎端汁液,致叶片变黑,豆粒萎缩,嫩芽枯萎。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24mm,两侧角间宽8mm。黑褐至黑色,被白色短毛。触角基部3节黑,第4节基半部赭红色,端半部红褐,最末端赭色。复眼黑褐色。头小,头顶前端具1短纵凹。喙长达中足前缘。前胸背板中央具纵纹;侧缘平直,侧角钝圆。小盾片有横皱纹。前翅革片棕褐,膜片烟褐。体腹板赭褐或黑褐。雌虫第3腹板中部向后弯。雄虫第3腹板中部向后扩延近第4腹板的后缘形成横瘤突;后足腿节粗壮弯曲,内侧近端扩展成1三角形齿,后足胫节内侧端部呈小齿状。该虫与红背安缘蝽很相似,与红背安缘蝽的区别是体小,腹部背面黑色,中央生浅色斑点2个,雄虫后足腿节基部无突。
生活习性
江西1年生3代,以成虫在枯草丛中、树洞和屋檐下等处越冬。越冬成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至6月上旬产卵,5月下至6月下旬陆续死亡。第1代若虫5月上至6月中旬孵化,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第2代若虫6月中旬末至8月下旬孵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上旬至10月下旬产卵。第3代若虫8月上旬末至11月初孵出,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羽化。成虫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陆续越冬。成虫和若虫白天极为活泼,早晨和傍晚稍迟钝,阳光强烈时多栖息于寄主叶背。初孵若虫在卵壳上停息半天后,即开始取食。成虫交尾多在上午进行。卵多产于叶柄和叶背,少数产在叶面和嫩茎上,散生,偶聚产成行。每雌每次产卵5一14粒,多为7粒,一生可产卵14—35粒。
防治方法
冬季结合积肥,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铲去杂草,及时堆沤或焚烧,可消灭部分越冬成虫。在成虫、若虫为害期,可采用广谱性杀虫剂,按常规使用浓度喷洒,均有毒杀效果。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2 11:5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