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建
古天文学术语
斗建,干支历术语,干支历法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北斗所指方向和季节的关系,据《淮南子·天文训》收录,一年等分为二十四节气,在其一气之间,斗抦所指方向,移动周天的二十四分之一,而每日所移动的度数是均匀的。
记载
我国远古根据黄昏时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确定季节,斗柄东指为春,南指为夏,西指为秋,北指为冬。北斗所指,叫做斗建。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称月建)。北斗星指示十二月《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北斗所指,称做“斗建”。
古代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是历法中的“月建”。《汉书·律历志上》:“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在《汉书·律历志》中讲的很清楚:“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就讲明了辰,月建所指。这里提到的“(月)建所指”即北斗所指,叫做斗建,例如《史记·历书》集解就说:“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
详解
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有关斗建的现存文字资料,在《史记·历书》中有记载:“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在不同季节的黄昏时,北斗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斗柄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就是指不同季节里黄昏时看到的天象。斗建方向是按连接摇光即北斗七(大熊座η星)和北极的大圆与赤道圈相交的点来决定的。
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我国古人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
上古时代以北斗七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或“月建”,古称北斗斗柄所指为“建”)。如《淮南子·天文训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循环旋转,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十二月建”的划分是以节令为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作为寅月(摄提格)、卯月(单阏)、辰月(执徐)、巳月(大荒落)、午月(敦牂)、未月(协洽)、申月(涒滩)、酉月(作噩)、戌月(阉茂)、亥月(大渊献)、子月(困敦)、丑月(赤奋若)之始。
谬误
不少词典以讹传讹地把斗建简单解释为:“指农历的月建...”,皆属错误。尚且不说农历这个称谓只是近代才有的事,以前每个朝代颁发的历法名字皆不同。而一般所谓月建是指十二支而言,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有人认为月建是指(农历)月的大小而言,所以有大建和小建的谬论。农历的正月并不等于“寅”或说干支历的寅月,农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所谓“正月建寅”,其实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或朔)从天象中的寅位开始向卯排列。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每年天数并不固定,且加设闰月时就出现13个月的情况;所以,农历的月份和十二支是不等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7 17:06
目录
概述
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