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
鲈形目丝足鲈科下的一属
斗鱼属(Macropodus)隶属于鲈形目丝足鲈科,因雄性个体间好斗而得名。该属鱼类的体形呈椭圆形,侧扁,腹部呈广弧形,成鱼体长3~10cm,体重1~6g,雄性个体大于雌性,通常,雄鱼体色较雌鱼更为鲜艳,并随栖息环境变化而有所差异。尾鳍可呈分叉状或圆形。
动物学史
进化史
斗鱼属曾被归入斗鱼科(Belontiidae)。 2001 年,研究人员根据斗鱼亚科(Macropodinae)中斗鱼属鱼卵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认为该属与其他属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然而,2006 年,Rüber 等学者指出,斗鱼属的分类存在争议,支持斗鱼属作为拟丝足鲈属 (Pseudosphromenus)和畸斗鱼属(Malpulutta)的姐妹群,构成一个单系进化支。由于样本数量有限且形态特征在物种鉴定中存在局限性,斗鱼属的分类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
发现与命名
斗鱼属动物是由法国博物学家拉塞佩德(Lacepède)于1801年命名,“Macropodus”源于古希腊语“μακρός(makrós)”,意思是“长”;“ποδός(podós)”,意思是“脚,腿”,指的是该属物种的长骨盆鳍。另外,该属的英文名为“Paradise fish”,译为“天堂鱼”;又因该属雄性斗鱼之间好戏斗,故中文名称为“斗鱼”。
形态特征
体型
斗鱼属鱼类的体形呈椭圆形,侧扁,腹部呈广弧形。成鱼体长3~10cm,体重1~6g,雄性个体大于雌性。
体色
斗鱼属鱼类体侧具有10余条蓝绿色横带纹,带纹之间呈暗红色,侧线退化,不明显。体色随栖息环境而变化。通常,雌鱼体色较暗,雄鱼体色更为鲜艳。此外,该属鱼类自吻端经眼至鳃盖具有一条褐色条纹,其上下方在眼后各具有一条;鳃盖后角具有一暗绿色圆斑,边缘或具黄色;背鳍和臀鳍灰黑色,边缘红色;腹鳍第一鳍条和尾鳍均为红色。
头部
斗鱼属鱼类头部大小适中,侧扁,略呈红色。口小,斜裂,后端不及眼部,下颌略长,稍突出,吻短而钝。眼大,位于头部上方。眶前骨下缘具锯齿,眶下骨小,不明显。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具短管,位于吻端附近;后鼻孔位于眼前方。上下颌具有细小尖锐的牙齿,腭骨和犁骨均无牙。
自吻端经眼至鳃盖具有一条褐色条纹,其上下方在眼后各具有一条。前鳃盖骨和下鳃盖骨边缘具细齿,鳃盖膜愈合,不与鳃峡相连;鳃盖后角具有一暗绿色圆斑,边缘或具黄色;鳃上腔内具有瓣状辅助呼吸器官。
斗鱼属鱼类的背鳍、臀鳍和尾鳍均具有延长的软鳍条。背鳍基通常短于臀鳍基,两者均具鳞鞘,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起点位于胸鳍基底后上方,呈灰黑色,边缘红色;腹鳍位于胸位,第一鳍条延长呈丝状;胸鳍圆形;尾鳍上下叶均延长,呈分叉状或圆形,颜色偏红。尾柄不明显。此外,该属鱼类的头部和躯体覆盖着大小适中、排列整齐的栉鳞。
物种差异
圆尾斗鱼与该属其他物种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尾鳍近圆形,头部覆盖圆鳞,而多数斗鱼的尾鳍呈叉状,头部和躯体覆盖栉鳞。叉尾斗鱼相比,香港斗鱼体侧不具红褐色和蓝绿色相间的条纹,但两者鳃盖均具有蓝色斑点,头顶和前背部均散布褐色斑点,骨骼结构相似。
栖息环境
斗鱼属鱼类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多种水体环境中生存。喜栖居于小溪、河沟、池塘、稻田等缓流或静水中。中国斗鱼适宜生存温度为 4~31℃,最适温度为 24~27℃。泰国斗鱼最适温度为 26~27℃,水质弱酸性、中性,硬度8度左右。
分布范围
斗鱼属鱼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包括越南、缅甸、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
圆尾斗鱼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北的广大流域,其分布范围最北可达朝鲜半岛,在中国、韩国、日本以及越南东北部,圆尾斗鱼都有分布,是斗鱼科中分布最北的种类。叉尾斗鱼分布于中国东南部、越南中北部以及老挝东北部等多个地区,其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长江以南。香港斗鱼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分布范围东至福建省西部,北至江西省南部,西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红鳍斗鱼主要分布于越南境内,向北可到达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越南斗鱼主要分布于越南。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斗鱼属鱼类为杂食性,食性广泛,其食谱包括棱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此外,它们也捕食鱼卵、其他无脊椎动物、孑孓和藻类。斗鱼属鱼类在野外具有很强的觅食能力,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和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攻击行为
斗鱼属鱼类性格好斗,通常较少形成集群,但种内竞争激烈,这种行为特性使得较大且稳定的个体差异在种群内形成稳定的社会等级方面有利,从而有助于降低种内竞争。此外,雄性斗鱼生殖活跃时期,会变得极具领土攻击性。当有其他雄鱼靠近时,会竖起鳍条,以恐吓对方并迫使其离开,但如果入侵的雄鱼不选择离开,就会爆发战斗,展现出斗鱼属鱼类凶猛的一面。
呼吸功能
与攀鲈亚目(Anabantoidei)其他物种一样,斗鱼属鱼类也具有特殊的鳃上器官 (suprabranchial organ),称为“迷鳃”,迷鳃是一种特殊的褶鳃结构,位于鳃上方的一个腔室中, 由许多高度血管化的折叠皮瓣组成,其功能是扩大呼吸表面。斗鱼属鱼类可以直接呼吸空气,对水体溶氧量没有特殊要求,因此耐低氧,环境适应能力强。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斗鱼属雄鱼好斗,产卵期集草成巢,雄鱼口吐黏液泡沫,雌鱼产卵其中,卵浮性,受精卵在泡沫内孵化,雄鱼尚有护卵和护幼现象。当幼鱼能够自由游动时,雄鱼便会停止照料,转而追逐即将产卵的雌鱼,准备下一次繁殖。此外,斗鱼属鱼类的寿命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4年。
繁殖
亲鱼成熟
斗鱼属鱼类性成熟年龄为1龄,雄鱼体色变艳丽,雌鱼的颜色变淡,腹部膨胀,预示着雌性性成熟。
求偶交配
在斗鱼属鱼类产卵前的约10天,雄鱼会寻找并占领一处适宜筑巢的地点。在此期间,雄鱼活动会更加频繁,体色也会变得更加鲜艳。 雄鱼会不时地浮出水面,吞吸空气,然后从口中吐出含有气泡的黏液,以此构建泡沫状浮巢。 浮巢形态多样,有的表面隆起,有的较为平坦。 浮巢通常位于漂浮的树叶或水生植物附近,但也可见于开阔水面。筑巢完成后,雄鱼会利用其延长的背鳍、臀鳍和尾鳍向雌鱼展示, 并在巢穴附近等待和吸引雌鱼前来交配。
产卵
鱼属鱼类的繁殖期为每年4~10月,期间会分批产卵。 每次产卵前,雌雄鱼会进行多次交配,次数不等,为15~50次,每次交配持续10~15s。 清晨和上午是斗鱼产卵的高峰时段。两次产卵间隔约为 8~10 天,因此一年可产卵6~13次。
斗鱼属鱼类的繁殖活动通常发生在雄鱼构建的浮巢下方。 当雌鱼准备交配时,会侧卧身体,雄鱼迅速靠近雌鱼,释放精子,直至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会被雌鱼产在泡沫浮巢中进行孵化。
卵圆形,表面光滑,呈淡黄色。由于受精卵密度大于水,部分受精卵会粘附在泡沫上,而另一部分则会沉入水中。此时,雄鱼会用嘴将沉入水中的卵捡回浮巢,确保其安全。在整个产卵过程中,雄鱼表现得十分积极。产卵结束后,雄鱼会继续守护浮巢,而雌鱼通常会离开浮巢,休息或觅食
育幼
管斗鱼属雄鱼以好斗著称,但在繁殖过程中却承担着照顾卵和幼鱼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雄鱼有时会攻击雌鱼。刚孵化的幼鱼游泳能力较弱,不能自主离开浮巢。有时幼崽会不慎脱离浮巢并逐渐下沉,此时雄性斗鱼会迅速游上前,用嘴接住幼崽,并将其安全送回浮巢。雄鱼还会在浮巢下方扇动鱼鳍,形成水流,增加浮巢周围的溶氧量,防止幼鱼因缺氧而死亡。
人工养殖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斗鱼时,应选择健康、体色鲜艳、活力旺盛的亲鱼。 雄鱼在繁殖期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不宜在狭小空间内饲养。 建议放养多尾雌鱼,如果雌鱼逃避雄鱼的追逐,则可能卵巢尚未成熟,应及时更换。
投喂管理
鱼苗孵化后,需投喂适宜的开口饵料,4天后可投喂体型更大的浮游动物,随后逐步引入人工配合饲料并增加比例,约 20天后可完全投喂人工饲料。 产卵后应将雌鱼捞出,并投喂高蛋白饲料以促进其恢复。 产卵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雌鱼排卵。
饲养管理
斗鱼易于饲养,建议在饲养环境中设置漂浮植物以辅助繁殖,例如金鱼藻、睡莲和不易腐烂的树叶。饲养用水应为中性、无氯水,在鱼苗培育阶段尤其需要注意控制水质,建议每日进行小规模的吸污换水。刚孵化的幼鱼不宜频繁换水,以免水质剧烈变化导致幼鱼死亡。水温应控制在23℃~25℃,并提供温暖湿润的环境,避免迷鳃发育受损。此外, 需要模拟自然光照,平衡光暗时间,避免缩短产卵间隔。
病害防治
斗鱼属鱼类疾病的发生是鱼体、病原体和水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的斗鱼疾病包括细菌性烂鳃病、烂皮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斗鱼疾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在养殖过程中,应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定时、定量、定质投喂饲料,保持水体清洁,及时清除残饵,避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活饵在投喂前应使用溶液进行消毒, 以防止腐败物质和病原体污染水体。斗鱼疾病的防治方法通常以全池泼洒对症药物为主。 此外,还应注意在运输过程中防止鱼体受到机械损伤,并在放入新环境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下级分类
截至 2024 年,根据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斗鱼属共有5个有效物种,具体如下:其中,圆尾斗鱼、叉尾斗鱼、香港斗鱼和红鳍斗鱼在中国被统称为“中国斗鱼”。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5年,圆尾斗鱼和叉尾斗鱼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定级为无危(LC)。
截至2024年,该属下有3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红鳍斗鱼、越南斗鱼为数据缺乏(DD),叉尾斗鱼为无危(LC)。
物种现状
截至2024年,由于缺乏红鳍斗鱼和越南斗鱼的分类学、分布和种群动态信息,目前认为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然而,在一些地区,例如中国台湾省和四川省,叉尾斗鱼的种群数量自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呈现下降趋势。
致危因素
叉尾斗鱼的主要威胁因素是农业用地中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由此引发的栖息地破坏和水体污染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目前,没有关于红鳍斗鱼和越南斗鱼致危因素的信息。
保护措施
中国台湾省已将叉尾斗鱼列为保护动物。而红鳍斗鱼和越南斗鱼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斗鱼属鱼类因拥有美丽的体色和独特的吐泡沫筑巢习性,一直受到观赏鱼爱好者的喜爱。这些鱼类在商业水族馆中颇受欢迎,早在十七世纪便已开始被运往全球各地进行展示和交易。该属中叉尾斗鱼更是成为最早被引入欧洲的观赏鱼品种之一。自2005年起,原生观赏鱼的风潮兴起,叉尾斗鱼因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亚洲收藏家们的广泛关注。
生态价值
斗鱼喜食稻田害虫和孑孓,对人类而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它们常被放养在池塘和稻 田中,以控制蚊虫数量,进而预防疟疾等蚊媒疾病的传播,对于降低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和优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圆尾斗鱼作为斗鱼属的一种,具有很强的灭蚊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蚊虫的繁殖,其灭蚊效果与放养密度呈正相关,即放养密度越大,灭蚊效率越高。
科研价值
斗鱼属鱼类以其强烈的领地意识和好斗天性而闻名, 其中叉尾斗鱼是研究鱼类个性行为的理想模型。因此,斗鱼属鱼类在鱼类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和鱼类行为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通过对斗鱼的病理学研究,可以为鱼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健康状况和潜在疾病。
相关文化
观赏鱼的发展与渔业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南宋时期,张永叔在其著作中这样描述斗鱼:“三山溪中产小鱼,斑纹赤黑相间。里中儿拳之,角肚为搏戏。昔有斗禽,未见有十鱼,亦可观也。闻永嘉亦有之。”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叉尾斗鱼的形态和习性,表明斗鱼的饲养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700年前。
参考资料
Macropodus.ITIS - Report.
斗鱼.《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斗鱼.《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16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