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叶桉(学名:Eucalyptus obliqua L'Hér.)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常绿乔木。树高达90米。树皮到小枝粗糙或有时直径小于8厘米的枝条光滑。幼叶最初近无柄,成叶互生,披针形至镰刀形。花序腋生不分枝,每一伞形花序有花11-15(或更多)朵。成熟花蕾倒卵球形或棒状。花白色。蒴果长0.1-0.5厘米。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生长于冬季霜冻地区山区的封闭森林和湿润硬叶林中。
植物学史
1777年,大卫·纳尔逊(David Nelson)和威廉·安德森(William Anderson)在库克的第三次远征中采集了该物种标本,这些标本是在塔斯马尼亚州布鲁尼岛的冒险湾制作的,标本被送往伦敦大英博物馆,由查尔斯·路易斯·莱里蒂埃·德·布鲁泰尔(Charles Louis L'Héritier de Brutelle)在那里进行检查。查尔斯·路易斯·莱里蒂埃·德·布鲁泰尔认为这些标本属于一个新属,他称之为桉属,并将其命名为斜叶桉(Eucalyptus obliqua)。因此,模式种是斜叶桉(Eucalyptus obliqua)。L'Héritier于1789年在其著作《Sertum Anglicum》中首次发表了正式描述。种名obliqua来自拉丁语obliqus(“斜”),指的是长度不等的叶片基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有时候会形成桉树矮林)。树高达90米。
树干直径可达210-300厘米。形成一个木质块。树皮到小枝粗糙或有时直径小于8厘米的枝条光滑;粗糙的树皮有丝状或纤维状,棕色至灰棕色,纵沟;光滑的树皮绿色或灰色。幼苗生长(灌木或田间苗至50厘米):茎横截面圆形方形,有疣或光滑;幼叶最初近无柄,对生2-7节,然后互生,具叶柄,下垂,宽卵形至披针形或镰刀形,长6-21厘米,宽2.3-8.5厘米,基部最初裂片至圆形,但被约7节倾斜,有光泽,绿色。成叶互生,叶柄长0.7-3.4厘米;
叶片披针形至镰刀形,长6-22厘米,宽1.5-7厘米,基部通常倾斜,同色,有光泽,绿色,侧脉锐尖,稀疏至中度网状,边缘内脉平行并远离边缘,油腺岛状,不规则或不明显。
花序腋生不分枝,花序梗长0.4-2.5(3.1)厘米,每个
伞形花序有花11-15(或更多)朵,花梗(0.1)0.3-0.8厘米长。成熟花蕾倒卵球形或棒状,长0.4-0.9厘米,宽0.3-0.5厘米,绿色至黄色,通常光滑,无疤痕,帽状体圆锥形至圆形,雄蕊直立或不规则弯曲,花药肾形至心形,背部着生,通过合流裂缝开裂(通常),花柱长,柱头渐细,子房3或4,胎座各具2垂直胚珠行。花白色。花梗上的蒴果长0.1-0.5厘米,杯形或桶形,长0.6-1.2厘米,宽0.5-1.1厘米,花盘通常下降,果瓣3或4,近缘水平或封闭。种子棕色,长1.5-3毫米,锥体或斜锥体,背面光滑,种脐顶生。
子叶肾形;茎横截面圆形;叶无柄至具短叶柄,对生,卵状椭圆形,无色,约2-4节后交替,卵形至宽披针形,长5-17厘米,宽2.7-7.5厘米,基部圆形至渐斜至斜,先端尖,有光泽,中绿色。
生长环境
生长于冬季霜冻地区山区的封闭森林和湿润硬叶林,通常形成纯林;海拔高达1300米。在澳大利亚的分布地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澳大利亚全年都有降雨,年平均降雨量在700-1250毫米之间,旱季长达4个月。最热月份的平均最高温度为27-32℃;最冷月份的平均最低温度为2-5°c,每年大约有10-100次霜冻。据说,当植物完全休眠时,能够短时间耐受温度低至-10℃左右。喜光,适宜生长在中等肥沃、排水良好、保持水分的周围中性土壤中;耐贫瘠干燥的土壤,尤其是矿物质含量低的土壤。成熟的植物具有耐旱性。
分布范围
原产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在澳大利亚从袋鼠岛开始,穿过南澳大利亚东南部,遍及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高原东部,少数种群延伸到昆士兰南部。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赞比亚、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南非、肯尼亚、新西兰(北岛、南岛)、坦桑尼亚和中国等地有引种种植。
繁殖方法
冬末至早春在阳光充足的温室内播种。来自高海拔的种子在2℃时会经历6-8周的冷分层。一旦种子长出第二组叶子,就可以将幼苗放入单独的盆中,如果等叶子长得更长,可能不利于移盆。在初夏的时候把其种到固定位置,在第一个冬天给它们一些越冬保护,使它们免受冻伤。种子也可以在6月播种,在次年春末将幼树种植在最终位置,种子有很长的生存力。
栽培技术
斜叶桉在中国种植应严格按照《
桉树丰产林经营技术规程》《桉树中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等多项行业标准要求执行。其中,明确要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预留一定的野生动物、鸟类迁徙走廊,保留林地边缘的乡土树种和利用河流水系作为保护性走廊和珍稀濒危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造林面积大于1000公顷,应保留2-3%面积的次生林或灌丛、草地作为生物小区,“非桉”树种应大于造林面积的20%。山顶、山脊、集水区(含水源库区)和沟壑两旁应保留原生植被。在江河、溪流、湿地、冲积沟、农耕地、省级以上交通要道和乡村居民区周边,以及受保护的廊道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应保留10米以上的缓冲带(区)。同时,要求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禁止以“烧荒”清理林地,提倡“测土测叶”科学配方,平衡施肥。
主要价值
花朵富含花蜜,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在新南威尔士州坎贝瓦拉采集的叶子含有41.13%的提取物和17.2%的单宁酸。可溶于水,可药用;晒黑;以及保存和染色天然纤维。当在铁锅中煮沸时,它们会产生一种粘稠的黑色液体,可以用作墨水。树皮含有2.5-4.19%的kinotannin。像其他桉树树皮一样,这会产生一种红宝石色的kino胶,完全透明和明亮,并且极易溶于水。可以从叶子中提取精油做商用,有报道称新鲜叶子含有约0.7-3.8%(2.2-5.4%干重)的精油,主要成分包括水芹烯、1,8-桉树脑、伞花烃、醛类和胡椒酮。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近危(NT)。
种群现状:截至2019年,由于与农业相关的土地清理,这些栖息地已经减少。该物种清除前的地理范围为230,837平方千米,估计种群数量减少了25.3%。该物种的地理范围很广,已知有2000多颗。该物种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仍然很常见。然而,它已大幅下降,在许多地区主要局限于路边、保护区和放牧围场中的零星区域。
濒危原因:由于与农业和畜牧业相关的开垦和耕作,该物种的栖息地已经减少。该物种也经历了与木材伐木相关的衰退。潜在威胁与持续下降之间的关联需要进一步评估。
保护措施:防止进一步砍伐应该是该物种的主要恢复目标。还需要使用当地种源苗木种群和栖息地本土的适当物种进行栖息地恢复。
生态问题
经过科学论证,桉树“有毒”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桉树人工林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采取的种植方式和经营管理水平。各国长期实践证明,桉树无毒无害。尽管桉树速生快长,吸水吸肥力强,但不是所谓的“抽水机”、“抽肥机”、“绿色沙漠”。
虽然桉树具有生长快、产材多、经济效益好、固碳能力强等优点,但由于一些地方大面积发展桉树纯林,未能做到科学培育,导致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但客观来看,这些问题不是桉树树种自身的问题,而是培育措施不科学引起的。通过合理布局、科学培育,完全可以将种植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