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义桂
中国男中低音歌唱艺术家
斯义桂(1915-1994.5.11),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斯张村人,生于上海。父亲斯礼遂是位出色的石匠,青年时代挑着铺盖与工具,取道宁波海路,闯进上海滩,在澳门路开了家石作坊,承建了南京路老九庄绸缎店(现朵云轩)、福州路江西路金城银行(现交通银行)、杭州钱江大桥等建筑的石作工程。斯义桂1930年初中肄业,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演艺概况
毕业后参加上海交响乐团和苏石林办的歌剧院,常在坐落于蒲石路(今长乐路)、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口的兰心大戏院演出。后去香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并为抗日战争作募捐演出。香港沦陷后返回上海。1942年去重庆,任国立音乐学院分院声乐教授。教学之余,经常参加抗日、救灾等义演。1944年4月14日,应宋庆龄特邀,与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在重庆国泰戏院联合演出,收入40多万元,支援前方抗日将士。1979年3月斯义桂来华访问,10日下午宋庆龄特地邀请他参加会见,共进晚餐。
生涯转折
1947年春,斯义桂越过太平洋,赴美国开辟新的音乐天地。经过两年刻苦学习和演出实践,斯义桂在专供世界一流艺术家演出的纽约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唱音乐会,这是该院历史上第一位中国音乐家登台演出。斯义桂一鸣惊人,获得高度评价,报纸称他为“音乐的化身”,“出色的歌喉可以与伟大的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相媲美”,“是一个金嗓子”。这次演出成为斯义桂歌唱生涯的转折点,从此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上的地位。
海外扬名
五十年代,斯义桂客串于纽约、旧金山、费城、匹兹堡、新奥尔良、圣安东尼奥等地歌剧院,担任主演要角,走红美国东、西部歌坛。1959年,斯义桂应邀到台湾演出,演唱的《老人河》、《教我如何不想他》、《满江红》等歌曲,台湾同胞非常喜欢,斯义桂的名字因此家喻户晓。
演唱任教
1961年,肯尼迪入主白宫,在总统就职仪式上,斯义桂荣任首席演唱。这位美国第35届总统称赞他是“美国的文化使者”,希望他在世界各地演出,宣传美国形象。
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后,斯义桂足迹遍及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他用中、英、德、意、俄、法等6种语言,演唱数百首世界名曲,同美、德、法、英、荷等国一流乐团同台演出,并多次与世界级音乐指挥大师卡拉扬合作,同台献艺。
1970年后,斯义桂先后在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担任声乐教授,在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特音乐学院任声乐系主任、终身教授。
1978年6月,斯义桂应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邀请,到香港参加第四届亚洲艺术节。他与香港中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合作,担纲两个节目,以此作为告别演出。当他唱完《红豆词》、《满江红》、《红彩姐妹》、《马车夫之恋》和苏联作曲家柴里普宁专门为他创作的清唱剧《欢悦与真挚——98号》后,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满头白发的斯义桂在谢幕时饱含热泪说:“请允许我再唱一次40年我一直爱唱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吧!”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回国访问
香港艺术节闭幕后,斯义桂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回国访问。他在上海会见了家乡亲人和昔日好友。1979年3月,中美建交,斯义桂作为美国政府代表团B组组长来到北京。同年7—12月,应文化部之邀,到上海音乐学院作为期一个学期的讲学。他从美国带来了装有教材、乐谱、资料、唱片、录音带,乃至录音机、立体声唱机等18件行李,作为馈赠母校的礼物。从酷暑到严冬,斯义桂全力以赴,指导学生声乐学习,举办学术讲座。上海音乐学院挑选了分属5个声部的8名男女学生,请他重点指导。他因材施教,逐个辅导,最后,这些学生举办教学音乐会,成绩斐然。得悉斯义桂在上海讲学,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先后选派声乐教师、歌唱演员来上海音乐学院求教。斯义桂为他们开设大课3次,听众500多人次。他把积累40多年的演唱经验,无保留地回报给祖国母校和各地同行。讲学结束,贺绿汀院长把上海音乐学院“名誉教授”的证书授予斯义桂。
故土探亲
1979年12月,上海音乐学院讲学活动告一段落,斯义桂回故土奉化探亲终于成行。斯义桂生于上海,青年时代来过家乡,奉化的饮食习惯在他脑子里仍留有深刻印象。他一进家门就问:“臭冬瓜、苋菜股还有没有?”当家人回答“有”时,他郑重嘱咐:“吃饭时,别的菜可以不要,这两个菜不要漏掉。”
斯义桂对家乡感情很深,他说:“中国经过这么多战争,现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建设加快,前途不可估量。外国也不是什么都好,在贫困线下生活的人还很多。我不是实业家,经济有限,这方面对祖国、对家乡无大贡献,感到惭愧!”家人安慰他:“只要你的心到了,没有忘记祖国,就好。”斯义桂接着说:“我在音乐方面还有一点能力,要为祖国培养音乐人才尽我绵薄之力。”
魂归故里
1994年5月11日,著名男中低音歌唱艺术家、被称为中国海外文化三巨星(另二为林语堂、张大千)之一的斯义桂,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79个春秋。5月16日,在旧金山的教堂里,250多位朋友为他举行追思礼拜。一年后,第一个周年来到之际,美国音乐界人士为纪念这位音乐大师,连续举办了3场专题音乐会。
斯义桂在美国的遗孀李蕙芬女士,根据斯义桂生前愿望,从大洋彼岸寄来了斯义桂生前最喜爱的套装,在故乡奉化建造了一座衣冠冢,斯义桂之子斯端仑设计了体面的墓碑,碑上嵌镶着一张斯义桂黄金时代的烧瓷照片。按照炎黄子孙的伦理观念,斯义桂终于落叶归根,魂返故里。1997年清明,李蕙芬女士从美国飞来奉化,祭扫亡夫。这个时间和斯义桂弃家渡洋,到西半球闯荡世界,相隔正好半个世纪。
璀璨人生
在浙江省奉化市档案馆馆藏中,现保存着二十盒非常珍贵的录音磁带和一台1976年制造的唱机,那是当代著名的美籍男中低音歌唱家斯义桂先生的个人演唱录音带,是由时任奉化市副市长斯端仑(斯义桂之子)捐赠给奉化市档案馆的,至今保存完好,音质清晰。
斯义桂,祖籍奉化市岳林街道斯张村,1915年出生于上海,曾与林语堂、张大千并誉为中国海外华人世界文化三巨星,是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终身教授,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能用中、英、德、意、俄、法等六种语言演唱数百首世界名曲的著名音乐家,曾以一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唱遍亚、欧、美、大洋洲四大洲。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还是中学生的斯义桂,参加了由上海音专(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一批热血青年举办的以抗日救亡为主旨的音乐补习班,他非凡的音乐潜能被发现,使之成为了这所当时中国惟一音乐学府的学生。在上海音专他先后学习了小提琴和声乐,从理论到技能都接受了严格系统的训练,并以出色的成绩在该校声乐系毕业,这为他漫长的歌唱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斯义桂应邀赴洛阳参加了蒋介石50寿辰的演唱堂会,他唱了首岳飞的《满江红》,当唱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时,背着“不抵抗将军”黑锅的张学良泪流满面。将军的泪水深深感动着斯义桂,也促使这位满怀抗日救亡激情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歌唱艺术与民族救亡运动联系在了一起。此后,斯义桂远走香港等地,以激昂的歌声激励人们的抗日斗志,以义演的所得献给前线的抗日将士。
1941年,因香港沦陷,斯义桂重又回到上海。汪伪政权威胁利诱,送来“委任状”逼他“出山”,以民族大义为重的他毅然拜别父母,泣别妻儿,逃出上海来到重庆,成为国立音乐学院青木关分院声乐教授。1944年4月14日,斯义桂应宋庆龄的邀请,与著名舞蹈家戴爱莲联袂,为声援前方抗日将士,在山城最体面的国泰大戏院同台义演。斯义桂一曲《在铁索中》,戴爱莲一舞《拾穗女》,征服了来自全国各阶层的爱国观众和盟军官佐,人们纷纷倾囊,这场义演共收到抗日募捐40多万元。
为开辟更高层次的音乐天地,勇于进取的斯义桂于1947年毅然放弃教授待遇来到美国。师从曾与声乐大师卡鲁索同台演出的女中音声乐家艾迪丝·瓦尔克和“大都会歌剧院”职业演员、男低音歌唱家亚历山大·基普尼斯。两位恩师将他们西洋传统发音方法的精髓与他特有的东方细腻、柔和、婉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锤炼其声乐潜能和特长,从而形成了斯义桂秀美而浑厚的声乐表现风格。1949年11月,正值而立之年的斯义桂登上了专供世界一流歌唱家展示风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演出厅,准确、熟练、艺术地演唱了勃拉姆斯组歌,热烈的掌声和无数的鲜花向他涌来。这次个人演唱会的成功,标志着斯氏的声乐跨入了世界级层次的门槛,终于在国际声乐舞台上为中国人争得了一席之地。此后,他又先后在纽约举办了五场独唱音乐会,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台柱之一。
20世纪50年代,斯义桂不但走红于美国主要城市的舞台上,还远走澳大利亚、新西兰,拓进欧洲。他那以中、英、德、意、俄、法六国语言所演绎的古典的、现代的等各种风格的数百首世界名曲,为世界各地的听众所陶醉。1966年,斯义桂与著名的FRANAC公司签约,在美国灌制出版了第一张十英寸唱片,1966年、1967年两次获得巴黎国家唱片学会奖。20世纪70年代是斯义桂歌唱艺术走向辉煌的时期,他活跃于欧洲的伯利恒音乐节、荷兰音乐节、巴赫音乐节贝多芬音乐节、阿斯彭音乐节等国际权威音乐舞台,还获得了荷兰政府为独唱、独奏唱片中最佳音乐诠释者所颁发的“爱迪生奖”。1970年起,斯义桂先后在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任声乐教授,在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任声乐系主任、教授、终身教授。因他在国际声乐界的崇高地位,不但荣任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就职仪式后音乐会的首席演唱,还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担纲演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欢乐颂》,1985年,当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欢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美时,斯义桂作为社会名流应邀作陪。
1978年6月,斯义桂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访问北京,踏上这片离别30多年的故土,这次北京之行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宋庆龄的接见。1979年中美建交时,按中美文化交流协定,斯义桂作为美国政府文化代表团组长之一到北京进行官方访问。斯义桂在伊斯特曼音乐学院为中国留学生设立了奖学基金会,并决定尽快再回上海讲学,为培养祖国的音乐人才尽绵薄之力。
1979年7月中旬,斯义桂从美国带来了声乐书籍、唱片、录音带等整整18箱行李,第三次回到祖国,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讲学与授课。得悉斯义桂教授莅沪讲学,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向美声唱法学习的热潮,甚至连远在西藏、新疆、内蒙等地的音乐教师和歌唱演员都纷纷慕名而来。斯义桂不但带给国人科学的教学观念、新鲜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声乐教材,还把“质地放在首位,演唱时声音的美、表情的美、语言的美应综合为和谐、统一的整体;响而不放纵,轻而不畏缩;高音不冲不滑,低音不压不垮”等积累40多年艺术实践的精华,毫无保留地回报给祖国和母校。讲学结束,贺绿汀院长把上海音乐学院“名誉教授”的证书授予斯义桂先生。虽只有短短的五个月,却在我国今天的权威音乐教材中,公认斯义桂是20世纪70年代美声唱法传入我国的代表人物。
1994年5月11日,这位世界著名声乐家走完了七十九个春秋的辉煌历程。
参考资料
音乐大师斯义桂 .中国档案资讯网.2013-11-29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27 13:34
目录
概述
演艺概况
生涯转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