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63)是并殖科狸殖属的一种动物。
形态特征
成虫形态成虫的详细形态(图22)(彩色图版I,3、4)如下:
虫体肥硕,刚解剖出来的成虫,体形不断变化。固定后,体作长形,最宽在体前1/3处或更前。在略加压扁的标本,体作纺锤形,两端圆尖,大小为3.5—6.0×11—18.5,宽长比例为1:2.4—1:3.2。在童虫期体的宽长比例已显示本虫成虫的特征。
体表密布皮棘(图23),以单生为主,而伴有少数群生。皮棘基本形态包括鳞片形、锯齿形、三角形、凿形、尖刀形、长方形或似长方形等,而以尖刀形、凿形和似长方形占有较大的比例。皮棘的远端有时作齿状,有时可见纵行裂纹,在虫龄较大尤多。不同部位的皮棘常呈不同的变化,位于体后端的,变化更加明显。兹将两个吸盘间和两个睾丸之间的皮棘形态简述如下。在两吸盘间的中间部位,皮棘长度可达40微米,宽良可达16微米。两侧的皮棘可以大于中间部分,但宽度较小。个别有群生的,以两个的比较常见。在两睾之间的皮棘,一般为32—40 X 8--12微米,两旁的皮棘大小有所增加,约为40—44×12—16微米。群生型以2—3个的较多,个别也有4—5个的。
口吸盘位于体前顶端或略向腹面倾斜,长径略大于横径。腹吸盘近圆形。口吸盘和腹吸盘大小分别为0.464×0.639和0.774×0.793。腹吸盘约位于体前1/3处。消化道简单:咽0.356×0.384,食管短,肠管波浪状,常作四、五个不规则的弯曲,直达体末端。
生殖器官的结构似同科的其他吸虫。睾丸二个,一般为长形,大小约2.0×0.8,纵列于虫体中1/3和后1/3的中间部位。有的左睾位置略前,有的略后,有的则两睾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成熟的睾丸分出若干主枝,主枝又可分枝,甚至有再分支的。卵巢大小视虫体成熟情况,30天虫龄的卵巢为0.460×0.478,由中心体发出树枝状分枝;61天虫龄的卵巢大小为0.864×0.705,分枝明显增加。更老虫龄的卵巢大小为1.6 5×1.37,分枝繁多,状如珊瑚。卵巢的中心体见或不见。卵巢居于腹吸盘左侧或右侧,多数在腹吸盘下后方,或有明显距离,个别与腹吸盘同水平。卵黄腺甚为发达,充分发育的成虫,中央无卵黄腺区狭小,甚至无空隙可见。子宫团颇庞大,可掩盖部分或大部分卵巢。
虫卵椭圆至卵圆形,可稍不对称,横径最宽偏于前部或中部者较多,偏于后部者较少。卵壳厚薄可略呈不均匀,后端常增厚,含卵黄细胞9—12个,排成三行,一般见到的没有那么多。卵的大小可因地区和宿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广东地区果子狸检出的虫卵大小为71×48微米(64—87×40—55)。由另一个果子狸检出的虫卵平均为77.1×46.3微米。由四川病人的痰液中检出的虫卵大小平均为79.2×45.6微米。
四川地区斯氏狸殖吸虫的染色体分为四组,第一组一对(第1对),第二组四对(第2—5对),第三组四对(6—9对),第四组二对(第10—11对),染色体众数为2n=22(占56%)(重庆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郑增淳,李树华1978)。
生长习性
终末宿主模式终末宿主为果子狸(Pngumn larvata),又名花面狸。犬、猫、豹猫等也有自然感染。猴、鼬和大白鼠可以人工感染成功。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人体感染绝大部分为童虫期,少数亦可在人体内发育成熟。
第一中间宿主 已证实的有
泥泞拟钉螺(Tricula humida)、中华小豆螺(Bithynillachinensis)、建瓯拟小豆螺(Pseudobithynella kienoensis)、绵竹小螺等。实验室人工感染成功的有
湖北钉螺 ( Oncomelania hupensis)及琵琶拟沼螺(Assiminea lutea)。
石门拟小豆螺(P.shimenesis)
中国秋吉螺(Akiyoshia(Saganoa)chinensis)。
第二中间宿主 为多种淡水蟹类,常见的有
锯齿华溪蟹(Sinopotamon denticulatum)、陕西华溪蟹(S.shensiense)、
河南华溪蟹(S.honanense)。此外,湖南地区的红娘华(Laccotrephes japonensis)亦可能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生活史 斯氏狸殖的生活史和其他并殖科的吸虫相类似。虫卵随动物宿主的粪便或痰液排出后,在外界环境中一般经过三、四周的时间便发育成毛蚴(在28℃时需16—20天)。毛蚴孵出后,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便钻入体内。下文所述的早期发育主要是根据广东方面的研究(图24)。
毛蚴与胞蚴 刚孵出的毛蚴活力甚大,能在水中快速往返游动,最后侵入螺壳与软体之间的间隙处,经过不断上下钻动,终于附着于软体上,收缩成球状,作钻入体内的姿态。四川采集的斯氏狸殖和广东采集的斯氏狸殖对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0.11%及2.08%,而对拟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82%及2.68%。一个螺体含胞蚴一般为1—3个。新鲜胞蚴大小为:0.287—0.515×0.116—0.175。
感染20天后由螺体分离出的胞蚴呈轻微蠕动状态。胞蚴椭圆形或袋形,一端或两端常收缩变细,作梭形或弯曲形,但又可恢复原状。胞蚴体内含不同发育期的母雷蚴和胚细胞,其中包括有活动力的雷蚴2—3个。
母雷蚴:钉螺感染后20天,游离的母雷蚴可与胞蚴同时出现,而在拟沼螺则需要38天。母雷蚴较活泼,能不断伸缩,静止时呈矩形,后端截平,内含不同发育期的子雷蚴和胚细胞,其中成形的子雷蚴有2~3个。新鲜母雷蚴体大小为0.223—0.338×0.089—0.101,头宽0.048─0.072,咽(长×宽)为0.047~0.075×0.049─0.072,肠宽为0.031─0.088。口位于体前顶端,咽较大,咽后为粗大原肠,球形或袋形,常含折光性颗粒,略呈淡黄色。原肠形状和位置常因子雷蚴的压迫而被挤在一边,并因而变为长袋形,尤其是在较成熟的母雷蚴如此。在咽的附近隐约见到稍作突起的产孔。母雷蚴含子雷蚴5--14个,越近前端的子雷蚴,体积越大。
子雷蚴:感染后44天钉螺体内出现游离的子雷蚴,蚴体呈圆柱形,略弯曲,前端稍笮,后端钝圆,内含不同发育期的尾蚴和胚细胞,数目不等,在钉螺和拟沼螺体内分别为6—13和7—31个。新鲜子雷蚴大小为0.465—1.103×0.170—0.255,咽为0.046—0.065×0.046—0?060,肠为0.079—0.148×0.032—0.117。子雷蚴具口,口后为球状咽。食管细小,肠袋形,间或球形,为体长的1/5.6—1/7.1(钉螺)或1/5.5—1/8.2(拟沼螺),常因活动尾蚴的挤迫而被推向一侧。肠内含棕黄色颗粒。产孔靠近咽的附近。
尾蚴:钉螺感染后80天,拟沼螺87天,在解剖时,可见到无数微尾型尾蚴游离入水中。尾蚴甚为活泼,呈水蛭佯的伸缩活动。新鲜尾蚴体大小为0.2 19--0?242×0.090,口吸盘0.048--0.050×0.047─0.048,腹吸盘0.027─ 0.0 30×0.030--0.033,咽0.013─0.014×0.010--0.011,尾部0.019--0.020×0.015--0.017,锥刺0.020─0.026。蚴体呈椭圆形,全身披细棘,尾部短小,圆形或椭圆形,末端稍作凹陷,在凹陷处可见细毛一小撮,至少10根以上。口吸盘位于体前顶端,在其背壁处有锥刺一根,呈矛形。腹吸盘横椭圆形,位于体中线之届。消化系统具口、前咽和球状咽。食管可见。生殖原基呈圆块状,位于腹吸盘与排泄囊之间。头腺7对,含颗粒状物,经染色后,更加明显。外侧4对。着色较深,颗位较粗大,内侧3对,着色较浅,颗粒较细,7对头腺由两束腺管引向前端,开口于锥刺附近。排泄囊呈三角形,囊壁常因蚴体收缩而呈现皱褶。由囊的前侧角发出总集合管各一条,至生殖原基侧盘曲成结,由此再向体的前、后伸出细小的排泄管。焰细胞公式为:
2[(2+2+2)+(2+2+2)]=24
囊蚴:囊蚴大部分定居于蟹的肌肉内,以胸肌为最多,其它部位如足肌、鳃、肝脏等则比较少见,但各地情况不一定一样。一只阳性蟹含囊蚴1—2个以至上百个,一般为10个左右。囊蚴球形或略呈椭圆形,直径在0.40毫米左右,个别有超过0.50毫米的,具两层囊壁,平均厚度外壁为3微米,内壁为16微米,各地区囊蚴大小可见表6。外壁半透明,为宿主强织的反应产物,内壁透明,为虫体分泌物形成。经组织化学染色证明其为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复合物。在囊里面后尾蚴呈收缩状,占有囊内全部空间。排泄囊几占肠管间的全部位置。
后尾蚴:脱囊后的后尾蚴大小为0.48 1—0.753×0.365—0.498,平均0.67 5×0.460,全身布满底宽顶尖的皮棘,在体前端比较粗大而密集,越向后,越变小,而且分布也越稀疏。口吸盘大小为0.072×0.092,其背壁常见椎刺一支。腹吸盘大小为0.140×0.153,大小为口吸盘的一倍左右。紧靠口吸盘两侧有10对左右的腺细胞,肠的两侧也有腺细胞排泄囊长形,在虫体伸展的情况下,前始于肠分叉与腹吸盘之间,常绕过愎吸盘,向后到逆亚末端,经一个具有明显的括约肌包围的通道及排泄孔开出体外。囊内充满排泄颗粒。眭徘泄囊中部两侧发出总集合管二支,在其远端扭结成团,然后分出前、后二支集合管分另’向前伸展。前、后集合管各发出6组,每组由3支小管各连接一个焰细胞组成的终末毛细管。焰细啮公式如下:
2[(3+3+3+3+3+3)+(3+3+3+3+3+3)]=72
生殖器官已开始分化。紧接腹吸盘后缘为三块雌性生殖原基。睾丸原基甚小,并列于肠管的第三个弯曲的凹处。
成虫:斯氏狸殖寄生于某些中等大小哺乳动物,定居于肺脏,但也能侵袭其他部位。侵入人体的斯氏狸殖只有极少数能发育成熟,所见到的绝大多数均为童虫,表明斯氏狸殖尚未完全适应于人的机体,人不过是它的不正常宿主。
斯氏狸殖在体内移行经过已经以犬为实验动物进行了研究。囊蚴被终末宿主吞食后,后尾蚴在十二指肠内由囊逸出,穿过肠壁至体腔,可能由此进入腹壁,再回体腔。三天后少数已进入肝组织,进入肝内的童虫数在感染后14天达到高峰,以后又减少。感染后28天童虫开始侵入胸部,稍后,开始侵入肺组织,至将近成熟时,只有个别或少数童虫仍留在肝脏,不少徘徊在胸腔,绝大多数已进入肺。侵入宿主组织或脏器的虫体可引起一系列特殊的病变,如机体组织被压迫,出血或坏死,继之出现各种炎性白血球浸润,形成急性
嗜酸性脓肿;不久肉芽组织发生,逐渐变成一层纤维组织,形成囊肿,囊内通常有虫体二个。总之,斯氏狸殖在体内移行经过颇似卫氏并殖,但在相应的时间内,自肝脏检出的虫数远较卫氏并殖为高,而且还可以在肝内结囊。感染后50天虫卵便可以在宿主粪便中检出。实际上好些成虫可能早已成熟怀卵或排卵了,只是卵量不多,不易检出。
斯氏狸殖与人的关系 斯氏狸殖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在自然疫源地兽类之间传播的疾病之一。人类在生产斗争中和自然界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同疫源地也就不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致使原来某些地区的兽病变成人兽共患的疾病(人兽病)。斯氏狸殖还不完全适应于人的机体生活,故一般不容易在人体内发育成熟,可见斯氏狸殖所引起的疾病不是完全的人兽共患的疾病(Amphixenoses),而是兽主人次的自然疫源地疾病(Anth—ropozoonoses)。
斯氏狸殖所引起的人体并殖病已存在好些年,但由于不容易和已经在我国流行多年的卫氏并殖病相鉴别,在人体一般不易查出虫卵,因而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斯氏狸殖引起的并殖病不受年龄的限制,但以儿童病例为多见。病情可以很严重,有时甚至死亡。因其有到处窜扰的习性,因而经常发生
幼虫移行症,其中以游走性皮下包块或
皮下结节为最常见。脑型病例亦可见到。
防治原则同卫氏并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