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博齐亚战役(1811年10-11月)是在第七次俄土战争期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俄军在著名将领库图佐夫的指挥下大破土军,并迫使其投降,为后来俄国强迫土耳其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奠定了基础。
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是土耳其在
拿破仑一世的支持下发动的。土耳其企图用战争进行报复,因为当时俄国正与
法国(1805~1807)、
伊朗(1804~1813)进行激战。这场战争的起因是,1805年签订的关于俄国船只自由通过海峡的条约遭到破坏,以及土耳其擅自更换摩尔达维亚和
瓦拉几亚公国大公。对此,俄国政府于1806年11~12月派米
赫尔松将军的摩尔达维亚集团军(4万人、150门火炮)进驻土耳其傀儡控制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多瑙河
哥萨克军转到了俄国方面。12月30日,
英国站到了俄国一边,其舰队企图控制
达达尼尔海峡两岸工事和
埃及沿海,但未成功。
自1807年2月,
谢尼亚文海军中将指挥的俄国分舰队,以捷涅多斯岛为基地,封锁了
达达尼尔海峡,并在达达尼尔海战(1807)和
阿索斯海战(1807)中战胜了土耳其舰队。在巴尔干和高加索两战区,俄军也多次击败土军。英俄反土联盟解体后,1807年8月俄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1809年春又战火重燃。在高加索战区,俄军与
阿塞拜疆民军和格鲁吉亚民军协同作战,将土军逐出波季(1809)和
苏呼米卡列(苏呼米)(1810),并攻占了阿哈尔卡拉基要塞(1811)。普罗佐
罗夫斯基元帅率俄军8万人(1809年8月起由
巴格拉季昂将军指挥),在拥有140艘舰船的多瑙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强渡了多瑙河,相继夺取了伊萨克恰、图尔恰、巴巴达格、默钦、伊兹梅尔、布拉伊
洛夫等要塞。1810年5月,俄军在新任总司令卡缅斯基将军(同年2月任命)的指挥下,占领了
帕扎尔吉克、锡利斯特拉和
拉兹格勒诸要塞。在9月7~8日日巴蒂纳战役中,土军(10万人)失败。9月,鲁什丘克要塞和久尔久要塞的守军投降。1810年10月29日,俄军发动突然袭击,攻占
洛维奇(洛夫恰),但未能久留。1811年1月28日(2.10)再次攻克该城。
1811年初,由于俄国面临
拿破仑军入侵的威胁,
多瑙河集团军之一部调往西部边境。俄军兵力几乎减少一半(4.6万人、218门火炮),由
库图佐夫指挥(1811年3月起)。库图佐夫运用这部分兵力,在7月4日鲁什丘克战役(1811)中和12月5日
斯洛博齐亚战役中大破土军,迫使其投降,打赢了这场战争。接着,库图佐夫又巧妙地运用外交策略,迫使土耳其在
布加勒斯特和约(1812)上签字。和约确定
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并入俄国。1812年
卫国战争前夕,拿破仑失去了土耳其这一盟友。
斯洛博齐亚战役发生于1811年10—11月,是
俄土战争期间,库图佐夫将军统率俄军与土耳其宰相艾哈迈德巴夏的土军在斯洛博齐亚进行的一次交战。
鲁什丘克战役(1811)后,库图佐夫拆毁了鲁什丘克要塞,于7月10日故意将俄军(约2.6万人)自多瑙河右岸调至左岸,以期把艾哈迈德巴夏的军队(约6万人)吸引到左岸,尔后在野战中围歼之。艾哈迈德巴夏将俄军有组织的撤退误认为退却,便于8月29—30日把基本兵力(约3.6万人,56门火炮)渡过多瑙河,在斯洛博齐亚西南地域占领了一块不大的登陆场,并构筑了防御工事。为了从后方掩护登陆场,艾哈迈德巴夏将部分兵力(约2万人)留在多瑙河右岸鲁什丘克附近的兵营。库图佐夫以基本兵力(约1.8万人)从正面封锁了土耳其的筑垒兵营,派遣马尔科夫将军的部队(7500人)前往多瑙河右岸。10月13日,马尔科夫将军的部队在鲁什丘克西南18公里处隐蔽地渡过多瑙河,10月14日,击溃了土耳其一支2000人的骑兵,从行进间突入土耳其兵营,并从后方炮击登陆场的土军主力。艾哈迈德巴夏的部队陷入包围,并处在俄军野战炮兵和多瑙河区舰队14艘舰船舰炮的火力之下。10月14日夜,艾哈迈德巴夏逃往鲁什丘克。被围集团遭到巨大损失(超过总数的2/3),迫使艾哈迈德巴夏于11月25日签署停战书,并于12月5日投降(就俘人数1.2万)。
此战,俄军以较少的兵力在斯洛博齐亚围歼土军,这一胜利是库图佐夫军事艺术的杰出战例之一。这一胜利对俄土战争的结局和俄土谈判的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谈判最后签订了于俄国有利的
布加勒斯特和约(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