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隶属河南省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卫河上游。东与延津相连,西毗获嘉,南接原阳,北部与新乡市区的东、南、西三面相接。地势西高东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39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新乡县总人口35万人。截至2023年末,新乡县辖7个镇、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小冀镇金融路县商务中心1号楼。
历史沿革
夏朝,此地属冀州。
商朝,商王盘庚迁殷后,此地属畿内地。
周朝,武王灭商后,将商都畿内地分为邺、鄘、卫三国,此地属鄘国。二年后,改封康叔,国号为卫,遂属卫国。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属晋国。周威烈王几十三年(前403年)千米,韩、赵、魏三国分晋后,此地属魏国。
秦王政十三年(前225年),灭魏,此地属秦。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此地为汲县之新中乡。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相吕嘉反,武帝谴大将路博德出师讨伐。次年(前111年),武帝东巡至此地(今城西张固城村)时,恰逢南越叛乱平息,大将路博德送来叛相吕嘉之首,武帝大喜,遂以乡置县,定名获嘉,此为新乡地建县政权之始。东汉建武元年(25年),冯石继承获嘉长公土爵位、称获嘉候,属获嘉候地。
三国黄初元年(220年),此地属魏之获嘉县,隶河内郡。黄初中期,改属朝歌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此地属东魏,仍为获嘉县,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废获嘉县人修武,今新乡地属修武、汲县。
隋开皇六年(586年),割获嘉县、汲县两邑部分属地,取新中乡首尾二字为县名,以新乐城(今新乡县之老县城)为治所。设置新乡县,属河内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新乡县属义州。四年,废义州改属殷州。贞观元年(627年),废殷州,改属河北道卫州汲郡、为胡(三等)县。
五代时期,以州统县,新乡县属卫州。
宋,新乡县属河北西路卫州,为紧(四等)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县为镇,地属汲县。元祐二年(1087年),复置新乡县、属卫州。
金,新乡县属河北西路卫州河平军。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中书省。新乡县属中书燕南河北道卫辉路总管府,为中级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新乡县隶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洪武十年(1377年),获嘉县并入新乡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获嘉县。
清顺治元年(1644年),置省。新乡县属河南省卫辉府。后又改属彰怀道卫辉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州、厅为道,新乡县属河南省豫北道,后又改为河北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新乡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17日,新乡县城被日军侵.占,属日伪豫北道尹公署。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中共建立新乡县抗日民主政府,属中共太行行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底,撤销新乡县抗日民主政府建制,并入辉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下设12个行政区,国民党新乡县政府属第四行政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中共建立新乡县人民民主政府,属中共太行行署五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20日,平原省人民政府建立。新乡县人民民主政府属平原省新乡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新乡县属河南省新乡专员公署。
1959年4月23日,撤销新乡县建制并入新乡市,7月1日执行。
1961年8月24日,恢复新乡县建制,9月1日执行,仍属新乡专员公署。
1983年9月1日,新乡县由新乡地区改属新乡市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县人民民主政府设8区2镇。
1950年,全县改为6个区。
1953年,县人民政府由小冀迁入新乡市。
1955年,撤销区制。
1958年,全县10个乡改为10个人民公社。
1959年,撤销新乡县,将大块、合河、大召营、七里营、朗公庙、古固寨、洪门等7个人民公社并入新乡市。
1961年,恢复新乡县,设8个公社和小冀镇(1965年并入小冀公社)。
1975年建立翟坡、关堤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人民政府,改10个人民公社(大块、合河、大召营、翟坡、小冀、七里营、朗公庙、古固寨、关堤、洪门)为乡人民政府。
1985年,将小冀乡改为小冀镇。将洪门乡的东台头、西台头、南马庄、东杨村、西杨村等5个行政村划归新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12月15日至30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翟坡乡、古固寨乡,设立翟坡镇、古固寨镇。
1995年11月9日,撤销七里营乡、朗公庙乡,设立七里营镇、朗公庙镇。
1996年5月至11月,撤销洪门乡、大块乡、大召营乡,设立洪门镇、大块镇、大召营镇。
1997年4月26日,将小冀镇的魏庄、张青、苗庄、王屯、许庄、李庄、阎庄、娄村和七里营镇的大兴、杨屯等10个行政村划归新城区。
2002年11月22日,在原新城区的基础上,设立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
2003年12月28日,将新乡县大块镇划归新乡市凤泉区(原北站区);关堤乡和洪门镇的洪门、乔谢、公村、原堤、保安堤、张堤、赵楼7个行政村划归新乡市红旗区;洪门镇的定国、吕村、堡上、孙庄、聂庄、秦庄6个行政村划归新乡市牧野区(原郊区);洪门镇的王湾、李村、赵村、贾屯、梁任旺5个行政村和合河乡的东水东、西水东、水南、水南营4个行政村以及大召营镇的元庄、十里铺、中召、王固城、张固城、丁固城、络丝潭7个行政村划归新乡市卫滨区(原新华区)。
2012年,新乡县驻地由新乡市红旗区迁至小冀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末,新乡县辖6个镇、1个乡:
小冀镇、
翟坡镇、
七里营镇、
郎公庙镇、
古固寨镇、
大召营镇、
合河乡,另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河南
新乡经济开发区。共有178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小冀镇金融路县商务中心1号楼。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乡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卫河上游。地处东经113°42′至114°04′,北纬35°05′至35°24′之间。东与东北与
延津县、
卫辉市相连,西毗
获嘉县,南接
原阳县,西北与
辉县市相连,北部与新乡市区的东、南、西三面相接。总面积39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新乡县地处古黄河冲积平原的北翼和太行山前冲洪积扇的南缘地带,海拨70至82米,地势西高东低,一般坡降为1/4000。从西北到东南,可分为三个地貌单元,西北部卫河以北地区,为太行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地,北高南低,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2%;中部古阳堤以北至卫河以南,是古黄河、沁河泛流地区与背河洼地,由黄河、沁河泛滥沉积形成,地貌复杂,多为槽状洼地和龙岗坡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9%;南部与东南部为黄河故道漫滩沙丘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一般高出背河洼地3至5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9%。
气候
新乡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气温14℃,1月最冷,平均气温-0.5℃,7月最热,平均气温27℃。年均降水量548.3毫米,多集中在7、8月间。年均蒸发量1748.4毫米。年均日照2323.9小时,年均无霜期205天,适于农作物生长。
水文
新乡县境内有卫河、东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百泉河、共产主义渠、人民胜利渠、民生渠等7条过境河渠,年均过境流量达10.6亿立方米,最高年份过境量达15.26亿立方米,最低年份仅2.75亿立方米。
土壤
新乡县境土壤母质系新生界第四系,为太行山前冲洪积物与黄河、沁河冲积物沉积而成。形成县境内砂质、壤质、粘质三级土壤,组成6个母质机械类型。境内黄河故道为沉砂组成,系砂土和砂壤土。黄河故道以北系黄河滩地,土质为褐土化小两合、褐土化两合土,并间有不同的其他类型。古阳堤以北地势低洼,地下水渗入形成潮化,土壤为小两合、两合土,间有不同的其他类型。卫河、共产主义渠以北地区,土质为褐土。共产主义渠以南、卫河两岸,多为潮化土壤。依据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规定,可分为4个土类、7个亚类、13个土属、35个土种。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新乡县拥有谷类有小麦、玉米、水稻、大麦、黍稷、谷子、高粱等。豆类有黄豆、黑豆、绿豆、青豆、豇豆、蚕豆、豌豆、扁豆等。
经济作物类有棉花、花生、芝麻、花椒、蓖麻、向日葵、油菜、青麻、甘庶、红花等。
蔬菜类有白菜、红萝卜、白萝卜、茄子、蕃茄、菠菜、芹菜、豆角、黄瓜、菜瓜、莲菜、香菜、笋瓜、冬瓜、南瓜、韭黄、韭菜、大葱、莴荀、辣椒、菜椒、银条、西蕃芥等。
食用菌类有平菇、蘑菇、银耳、黑木耳等。
瓜果类有西瓜、甜瓜、酥瓜、桃、李、杏、梨、柿子、石榴、葡萄、苹果、核 桃等。
树木类有杨、青桐、榆、楝、椿、柳、柏、泡桐、毛白杨、沙兰杨、合欢、皂角、紫德槐、蜡树。
花卉类有石榴花、菊花、牡丹、月季、蔷薇、刺梅、大丽花、迎春、赏桔、夹竹桃、牵牛、万年青、吊蓝、仙人掌、仙人球、仙人鞭等。
野生植物类有苇、蒲、杂草、菱角、池谷、荸荠、红荆、酸枣、唐梨(棠梨)、艾、莎草、车前子、兔丝、构杞、草决明、茵陈、蒲公英、薄荷、打碗花、扫帚苗等。
动物资源
新乡县拥有家畜类有马、牛、羊、驴、骡、猪、狗、猫、兔、貂。家禽类有鸡、鸭、鹅。
野生动物类有獾、狐狸、黄鼠狼、老鼠、田鼠、刺猬、蝙蝠等。
鸟类有黄莺、小燕、大雁、喜鹊、灰喜雀(麻嗄子)、鹞、鸽、雕(饿老翅)、猫头鹰、乌鸦(老鸹)、麻雀、野鸡、野鸭、斑鸠、啄木鸟、布谷鸟(大杜鹃)、鹎、嗤不嚓等。
鱼类有鲤鱼、长江鱼、鲫鱼、鳝鱼、马浪、青鱼、虾、蟹、鲇鱼、黄拉丁、马口、黄介、白条、黄鳝、黑鱼、三枪鱼、泥鳅等。
昆虫类有赤眼蜂、瓢虫、金小蜂、蜘蛛、螳螂、胡蜂、小蜂、小茧蜂、食呀蝇、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蚜虫、粘虫、麦蜘蛛、小麦叶蜂、玉米螟、飞蝗、土蝗、豆荚螟、盲椿象、棉铃虫、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金刚钻、蚊子、臭虫、蝇、虱子、跳蚤、蟋蟀、蚂蚁、蝈蝈、蜈蚣、蚰蜒、蚂蝗、金龟子、天牛、蝉、蝶、细腰蜂、蛇、蚯蚓、全虫、蜗牛、蚂鳖、土元、屎克螂、壁虎、蛙、蟾蜍等。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乡县常住人口354688人。
截至2023年末,新乡县总人口为35万。
经济
综述
2024年,新乡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8亿元,同比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0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8.8亿元,增长5%。三次产业增速分别高出上年1.4、3.7和0.8个百分点。
2024年,新乡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7个,较上年增加3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8%。
第一产业
2024年,新乡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3.4%。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6.9万吨,较上年增长3.8%,其中夏粮产量15.3万吨,增长6%,秋粮产量11.6万吨,增长1.2%。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畜牧业产值完成7亿元,增长2.4%。
第二产业
2022年,新乡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3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4%,其中7个行业增速超过20%。支柱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1.4%。星级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增速高出规上工业0.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4年,新乡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完成17.9亿元,同比增长14.3%。
交通运输
新乡县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和内需消费市场中心,位于中原城市群和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米”字型核心区。与新乡市区无缝对接,拥有
京广铁路、新焦铁路、
新荷铁路和
京广高铁、
郑济高铁贯穿县域,
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济高速公路2条高速和
107国道穿境而过,6条省道畅联通达。
2023年,新乡县全面接轨“六纵六横”市县交通网,S309长济线(新乡县段)、S229辉原线(新乡县北段)、S311封辉线西延东拓等交通工程竣工通车,长修高速征迁工作正在加快进行,和平大道南延一期(新乡县段)、S229新焦铁路桥等交通项目正在建设中。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新乡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及小学教学点88所(含民办11所),初中15所(含民办4所),一贯制学校10所(含民办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8687名,其中小学生31943名,初中生16744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在编教职工2696人,其中专任教师2578人(小学1525人,初中1053人)。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教职工2175人(小学1180人,初中995人),其中专任教师1668人(小学885人,初中783人)。
2023年,新乡县顺利实施7个总投资2640万元的教育类项目,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再创新高。
科学技术
2022年,新乡县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70%以上。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34家、市场主体总量达3.4万户。
文化事业
2022年,新乡县新建、改建体育健身场地17个。
2023年,新乡县成功举办中原农谷首届振动机械产业博览会。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新乡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56个,其中,县级公立医疗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7个、卫生事业单位6个、村卫生室182个、社区服务站2个、其他医疗机构256个。全县卫健系统共核定编制847个,实有1327人,其中在编558人,编外769人。在编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230人、专科学历220人、中专学历85人、高中以下学历23人;专业技术人员369人,占总人数的66.13%,副高以上职称6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7.62%,中级职称17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7.15%,初级职称15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1.73%。
社会保障
2023年,新乡县新增城镇就业496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7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5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26万元。发放民生保障资金3000万元,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173户、危房改造19户。
基础设施
2023年,新乡县新建街心游园2个,新建、改建生活垃圾中转站5座、换热站7座,中心城区积水点改造、城乡供水保障工程(一期)等4个市政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项目顺利完工,泰和街等“断头路”正式打通。126个行政村完成农村垃圾分类处置,新建实用型城市书房1座,建成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示范村4个、森林乡村10个、花园式庭院25个,造林绿化6791亩。
历史文化
文保
截至2023年末,新乡县拥有西明寺造像碑、合河石桥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3处。
西明寺造像碑
西明寺造像碑,位于新乡县翟坡镇小宋佛村西北角,建造于南北朝时期。据清乾隆“新乡县志”载:石佛在县西南三十里宋佛村,宋时有石佛,高丈余黄河泛涨浮水至此而止,遂建西明寺。”西明寺造像碑,属单体石刻造像。背光呈莲瓣形。佛像高4.13米,底座高0.65米,通高4.78米。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河石桥
合河石桥位于距新乡市区西6千米的新乡县合河村北门外,跨卫河之首。地处太行山前洪积扇和黄河、沁河冲积平原之间的交接洼地,因百泉河、小丹河会流于此而得名。
合河石桥是一座七拱青石桥,拱桥采用框式分节横联式券法叠砌而成,较为规整。卫河在此段为由西向东流向新乡市区,石桥为南北走向,桥长47米,宽6.5米,高6米,桥中间拱最大,两侧拱逐次减小,券脸石间以铁活嵌牢,表面雕刻有两道装饰弧线,中间三拱的中央券脸石雕刻有吸水兽,较为精细。上下游均砌出分水尖。桥面中间铺有2.1宽的条形红石,两侧有粗壮的条形栏杆,朴实大方。2006年6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合河石桥被归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组成部分。
史来贺故居
史来贺故居坐落在刘庄村中,院落坐北向南,为红砖墙庭院建筑。该建筑建造于1976年,系混砖结构的单面双层楼房,悬山顶,屋顶为木结构,椽上铺苇箔,上铺灰泥,然后在泥上铺一层红板瓦,通高8.5米,面阔三间10米,深8米,前为1.5米深的走廊。2005年12月27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新乡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末,新乡县拥有中州大鼓等县级以上(含县级)非遗项目43个。
锣鼓艺术(中州大鼓)
锣鼓艺术(中州大鼓),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豫北地区独有的鼓、铙、镲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在鼓类艺术表演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一,鼓大。大鼓直径3.5尺,重五十余斤。该鼓是人背肩挎鼓类中第一大,具有原始之美,气势磅礴。鼓内有拉簧,敲打后发出的金属声十分悦耳;其二,谱独。鼓谱分为“大忽雷炮”、“小忽雷炮”两种。“大忽雷炮”鼓调厚重沉稳,节奏缓慢,鼓调复杂;“小忽雷炮”鼓调欢快,流畅,给人一种激情向上的感觉。全谱呈现重复递进的音乐结构且铙、鼓、有对话的独特意境;其三,舞特。舞镲闻鼓而动,完全踩着鼓点,快速变幻各种舞蹈动作和造型。鼓舞在传统鼓舞的基础上,增加了巨鼓和空中鼓舞,视觉冲击、空间性、立体感强,鼓舞厚重。2011年5月23日,《中州大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
小宋佛高跷
小宋佛高跷是新乡县小宋佛村的民俗舞蹈,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艺术独特,行当齐全,一般跷腿高1.5米以上,最高可达3米,男扮女装,女扮男装,跷上人物形象化妆,扮相逼真,惟妙惟肖。生、旦、净、末、丑独占鳌头。踩跷队伍龙旗、彩旗列道两旁,中间高跷翩翩起舞,真可谓“近看像花朵绽放,远看似长龙飞舞。”小宋佛高跷属于稀有的“文高跷”,与传统戏曲相结合,把经典人物和经典唱腔在跷上充分展现。2009年,小宋佛高跷被列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冀背桩
小冀背桩是新乡县民间造型舞蹈艺术,小冀背桩由上装和下装两部分组成。下装由成年人扮演,上装由十岁左右的童男或童女扮演。每一个下装为一路装,上装分为单装(单人)、双装(二人)、三装(三人)三种形式。装的扮相,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剧目中的人物,单装设计有“天女散花”“打渔杀家”“嫦娥奔月”“白千米娘子”“孙悟空”“诸葛亮”“五虎上将”“哪咤闹海”等。2009年,小冀背桩被列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泉旱船舞
大泉旱船舞是有新乡县朗公庙镇大泉村艺人丁黑元(1838—1907年)创作并流传至今的,一种以老调怀梆戏为引子、穿插有一系列武术动作、模拟水中行船情景、富有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形式。该舞蹈早年只在传统节日、民间社火走会时表演。演员一般由10人组成,其中坐船的女子两名、老槁(男)二槁(女)各4名。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演员,最多时可达50多人。该舞蹈表演以演员演唱老调怀梆戏(原汁原味的怀梆戏)为引子,唱到一定程度后引动旱船启动,开始进入舞蹈表演阶段。该舞蹈文场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笛子、大胡、笙、唢呐等,武场伴奏乐器有高中低音大锣、战鼓、大镲、二镲、二锣、边鼓、梆子等。所演唱的老调怀梆戏的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等,唱段主要有《对花枪》、《赶秦三》、《五凤岭》、《收杜府》等二十多本怀梆折子戏。2009年被公布为市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1年7月15日,旱船舞(大泉旱船舞)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传统舞蹈类别。
风景名胜
京华园景区
京华园景区位于新乡市西南15千米处,国家AAAA级景区,占地300余亩,90多个景观和旅游点。京华园景区融游乐、矿泉度假、疗养、宾馆为一体;融儒学、道学、佛学为一园。景区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花灯艺术节、端午节古礼祭屈原、七月举办傣族泼水节、十月文化旅游节。
石刻艺术馆
新乡县石刻艺术馆,始建于1992年,占地1公顷,以收藏历代石刻为主。馆内收藏最大的一通石刻是北魏石刻造像,造像石刻通高4.8米,雕刻为一佛二菩萨,系一块青石雕刻而成。
龙泉苑景区
龙泉苑景区位于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1500亩,主要种植有精品水果、高档花木、各类无公害蔬菜等,是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精品展示、科技示范、成果转化、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景区有绿色长廊、果蔬采摘、农事体验、花卉观赏、村史展览、农耕文化、德孝教育、传统提水工具展示、游乐园等20多个景点。是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园区还是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等高校认定的大学生实验基地。
地方特产
黄金梨果点小、均匀,果肉乳白色,果核小,肉质脆嫩,果汁多而甜,有清香气味;黄金梨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它具有消食健胃、清热解毒、
润肺止咳、生津解酒的作用,经常食用,可起到抗氧化、抗辐射、补充皮肤水份,使肌肤嫩白、延年益寿抗衰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