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
社会学术语
新农人(英文名:New Farmers)是指具备一定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生产组织方式,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环节为主要收入来源,且收入高于所在地区传统农业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有农业情怀、有适度规模、有持续发展性、有防风险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术语简介
让新农人为乡村特色产业贡献示范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现在靠谁来振兴乡村、今后靠谁去下地种田?”全国人大代表、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调研农村改革时发出了“乡村两问”。解决“乡村两问”的关键核心是解决经营主体培育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培育“新农人”,让“新农人”真正成长为“兴农人”。
农人没有诗人的浪漫,更没有明星的风采;但是,农人有种坚定的信念,用双手去挖掘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勤劳和汗水就是农人的最好见证。在这个全新时代,农人一词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农人和农民有着一定的质的区别。
新农人是相对于农人而言的。传统意义的农人,是指以种植农业为生的人。新农人概念意思是指那些为了创业理想而投身到农业行业之中的创业者们,他们通过承包或者其他方式,获得拥有使用权的土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养殖、种植的创业,并通过团队的智慧进行管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创业活动。 他们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成功于农业。
新农人,是一批人,是具有知识、眼光、技能、追求的一群人。他们中不乏海归回国、城市青年下乡或乡村进城求学然后再回乡的高学历人士、有经营工业商业的成功者,也有进城务工、在外参军转业回乡的草根青年农民。这批人、这群人从个体来看,无论出身、能力、阅历、经历、理念、追求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对农业这一古老产业的探索和突破,对传统个体农业经营方式的组织和融合,对传统乡村生活的认可是共同的。传统的产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重新唤起生气,传统的农业经营组织需要注入新的现代要素才能焕发出新的力量,日益衰落的乡村需要加入新的生力军才能再度呈现出勃勃生机。新农人对农业、农村的正能量是巨大的。
新农业”和“新农人”近来常被提及,且经常同时出现,但这两个词并不是并列的,新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大概念,有别于传统农业的积极向上的农业形式均可称之为新农业,新农人是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新农业而言,新农人大多出身草根,但他们更代表新农业的未来。
特点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核心在市场主体的培育。“新农人”是对农业、对土地特别是故土有着天然情怀,有着奉献农业、振兴农村、帮助农民初心的特殊群体。
“新农人”是一支有情怀、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队伍,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新农人的目标是要返璞归真,要回归,吃农家菜,穿棉麻衣服平底鞋,甚至自己种些瓜果蔬菜。农人的特征是乡土气。新农人则是一种逃离情绪,逃离污染,逃离喧嚣,逃离做作,逃离拘束,逃离繁琐……  新农人在小资之后产生,是因为厌倦。新农人有别与传统农人,不是彻底的乡土气,只是短暂的逃离,是农人生活的都市版.所以,新农人来了,带旺了制造“乡土气”的商家,比如说可以在阳台上种植的无土瓜果,比如说袖珍小森林,连满足人们耕作愿望的网络游戏也出来了,据说在某个网站可以做个小农夫,栽种棉花和其他蔬果,并有网友们在网上交流练农夫技能的秘诀。
新农人是个群体,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立思索能力、独特个性、独自价值追求的庞大的群体,他们中有些人会浅尝辄止,会因为资金、韧劲、知识、经验、兴趣改变的原因而改行转业,另谋出路。即便如此,他们对于农业和农村仍然有着贡献,因为任何产业的提升都是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创新、发展,没有尝试、探索就没有创新,就不会出现勃勃生机。
农业的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就业人口低质化已经引起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一轮的农业农村改革已经上演,随着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加速出台,会有更多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投身农业、成为新农人,也会更多的新农人以农为业、以农为乐、以农为傲、以农为生,成为职业农人、职业农民
统计数据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从2012年到2022年底,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到1220万人,新农人队伍中不乏海归、城市青年、返乡大学生、企业家等。据《“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超过1500万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5 22:39
目录
概述
术语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