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中至中大茎,节间圆筒形,蔗茎充实无空蒲心现象。蔗茎曝光前为黄绿色,曝光后初期呈淡紫色,然后变黄色。蜡粉带厚,节间蜡粉厚度中等。生长带略突。蔗茎无生长裂缝和木栓斑块。芽为卵形,芽基陷入鞘痕,顶端平生长带,芽翼窄,芽孔近芽顶。叶色青绿,叶片直立,尾端弯垂。幼
叶鞘淡紫色,老叶鞘淡绿色,叶鞘有薄层蜡粉。肥厚带窄舌形,淡紫红色。内叶耳短披针状,外叶耳平过渡至三角形,有57号毛群。萌芽快而齐,初期生长快,
分蘖期较长且旺盛,中后期的生长势旺。蔗株直立,不易倒伏。落叶性好,毛群较少,便于收获。宿根发株好,宿根性较强。早熟性好,成熟期蔗糖分高,维持时间长,不抽穗开花,原料甘蔗收获后不易变质。蔗汁蔗糖分15.7%。抗
甘蔗黑穗病。
在广东省甘蔗区域试验中,平均蔗茎亩产量和亩含糖量达5694公斤和844.2公斤,分别比粤糖63-237增产15.87%,增糖28.08%。比新台糖10号增产4.78%,增糖6.17%。11月份平均蔗糖分为13.61%,榨季平均蔗糖分为14.85%,分别比新台糖10号高0.38个百分点和0.20个百分点。1998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蔗产量6759公斤,分别比新台糖10号和当地当家品种平均增产20.5%和13.22%。平均蔗糖分15.13%,分别比
新台糖10号和当地当家品种高0.49和0.63个百分点。平均亩含糖量1022公斤,分别比两对照增产24.53%和18.12%。1998、1999年参加广东、广西、福建省区11点次表征示范,平均亩产蔗量达6715公斤,比对照增产12.6%,平均蔗糖分15.03%,比当地当家种平均高0.9个百分点。平均亩含糖量达1012公斤,比当地对照平均增糖17.63%。
可作春、冬、秋植,适宜各类土壤,以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最好。可适当减少下种量,适当延迟大培土时间,增加分蘖成茎率。宿根蔗提早管理,早开垄松兜,早施肥,促进发株。注意前、中期的田间管理,施足基肥,重视前、中期的
追肥。
新台糖16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1993年从台湾引进的早熟、高糖、高产的甘蔗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新植蔗茎产量比我省主栽品种粤糖63-237和
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6.50%和8.46%;含糖量分别增加29.41%和9.77%;宿根蔗产量较好,宿根产蔗量比粤糖63-237增产14.95%,比新台糖10号增产1.12%。可见,新台糖16号新植和宿根产量潜力明显优于粤糖63-237,与新台糖10号相比亦略有优势。新台糖16号的早熟性好,早熟高糖特征十分明显。11月蔗糖分达13%以上,榨季平均蔗糖分达15%以上,不开花,榨季后期不易退糖,高糖期维持时间长,2~3月份蔗糖分仍未下降;原料蔗较耐贮存,不易变质。
新台糖16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该品种为中至中大茎品种,节间圆筒型,蔗茎充实无空蒲心现象;叶色青绿,叶姿直立,株型较为理想;萌芽率高,出苗快,分蘖早且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蔗株生长旺盛;宿根发株快,宿根性较好;蔗叶容易脱落,毛群较少,易于收获。有较好的抗逆性,较为抗旱,在成熟期有较好的耐寒性,适宜我省北部蔗区种植;直立抗风,不易倒伏,抗黑穗病和叶斑病。目前新台糖16号在我国各蔗区均有种植,以广东和广西的种植面积最大。由于其优良的品种特性,深受蔗农和糖厂的欢迎。
新台糖16号适宜秋、冬、春植,各类土壤均可种植,但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更能发挥其种性。由于萌芽率高、分蘖力强,下种量不宜过多,以免浪费种茎;施足基肥,宜早追肥早管理,以满足前期生长迅速的需要;注意防治螟虫。适当延迟大培土的时间,促分蘖生长。宿根蔗宜早开垄松兜,早施肥早管理。该品种属早熟高糖品种,可早砍,作为中晚熟品种亦能发挥其高糖、不易退糖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