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塘)新民学校,惠州市惠阳区
永湖镇淡塘村一所小学,始建于1930年,“新民”源于老校门对联“
新猷(yóu)兴教育,民气起文风”。
办学历史
新民学校坐落于淡塘村的中心,座西朝东。它始建于庚午年(公元1930年),灰砂墙,盖瓦,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分楼上、楼下两层,八间课室,五个教师房。每间课室40平方米。学校气势雄伟,结构独特。
新民学校前身是设在古塘村的“立德”蒙馆,仅几十个学生。随着新民主义革命的不断深入,淡塘的乡亲父老、仁人志士,深知兴办教育,才能造就更多的人才,报效国家、造福民众。于是众多海外侨胞,纷纷慷慨解囊,从“南洋”筹集了一笔资金,家乡人民鼎立支持,群策群力,建起了新民学校。新校于1930年正式开校,由陈卓超先生出任校长。“立德” 蒙馆学生转入新民就读。学校开办一至五年级五个班(翌年办至六年级),课程设国语、常识、社会、自然、算术等,学生一百多人,而女生仅两人。淡塘人民历来有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从“新猷兴教育,民气起文风”的校对就可知道淡塘人民的办学热情和远见卓识。解放后,学校由政府接管。随着人口的增长,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淡塘村民已发展到两千多人,原来的教室已容纳不下十二个全日制教学班的学生。当时的淡塘大队因陋就简,在学校附近建了四间瓦房,用竹条、木板搭成简易桌椅,解决了实际问题。
1968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小学办起了附设初中班。到1970年,还办起高中一年级,当时有小学(五年制)十个班、初中四个班、高中一个班。学生五百多人,二十四个教师。
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学校先后扩建了十间瓦房课室。这期间,大队从附近生产队抽调部分水田、旱地给学校作小农场。学校也在“死溪”“三Y娜”“过河”“竹场” 等地开荒、耕种花生、甘薯、甘蔗、水稻等作物,师生边劳动边上课。
八十年代,附设初中班到永湖中学就读、但新民学校仍有十二个班,四百多学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五十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新民学校已显残旧,扩建的课室也成危房。
1988年,由新民学校校友、香港同胞林森标先生捐资二十四万元,拆掉了七十年代扩建的五间教室,在原地的基础上,由西至东、座北向南,一字形建起两层十间标准化课室,每间课室安装两台吊扇、四盏日光灯,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三十年代的老校舍,只作教师住房、办公厅、接待室等用途。
1991年暑期,打好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球场。1992年林森标先生再次捐资四万元,结合管理区筹集的资金,续建了四间标准化课室。从此,结束了瓦房课室的历史,新民学校出现全新的面貌。
1996年, 在家乡人民的热情支持下,购置安装了电脑室,“两机一幕”也随之进了课室,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淡塘迁出到永湖、淡水、秋长、深圳等地的农户近两百户,学生在这几年内也转出一百多人。生源由四百多人锐减至两百七十多人。1998年,学校把十二个教学班合并成六个班,教师也由二十一人减至十四人(含学前班教师)。
1999年春, 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名人、外出工作人员,又一次聚会母校,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并当场捐资壹万八千元、建成了标准化水泥球场。从此本校师生、中学生、喜爱体育运动的村民,每天下午都活跃在球场上。
2001年在村委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建好了雄伟壮观的新民学校校门。
2005年,省政府发文支持革命老区改造薄弱学校,区教育局拨款在学校正座南侧建起两层100平方米的楼房,下层做体育活动室兼会议室,上层为图书馆、音乐舞蹈室、绘画室。
2006年, 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修缮了老校舍,把原来的老棚板,木栏河全部换新,校舍外墙批橙色涂料。
2007年,镇政府创建“教育强镇”,财政部门先后拨款装备电脑室(40+1),队部室、图书室、舞蹈音乐室、绘画室、电教室。“创强”期间,新民学校校友、热心人士林桂松先生先后投资改造活动室窗户,购四部空调,安装在接待室、办公室、校长室、电脑室,购买马赛克贴学校内外围墙,同时铺设校门至永马路口的水泥校道,用花岗岩铺设教学楼阶梯,增设教学楼二楼不锈钢栏河,为新民学校“创强”打下坚实基础。
2008年,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新民学校顺利通过“创强”验收。
教育成果
【新民学校:为永湖培育近万学子】“新民学校前身是设在古塘村的“立德’蒙馆,学生数十人。”据当地老人、修《淡塘村志》的赖义棠老先生介绍,民国初年, 随着新民主义革命的不断深入,淡塘的乡亲父老、仁人志士,深知兴办教育,才能造就更多的人才,振效国家,造福民众。于是众多海外侨胞,纷纷慷慨解囊,从“南洋”凑集了一笔资金,家乡人民鼎立支持,群策群力,建起了新民学校。大门“新民学校”四字,由惠州人、著名书法家秦咢生所书。该校1930年正式开放,由陈卓超先生出任校长。“立德” 蒙馆学生转入新民就读。学校开办一至五年级五个班(翌年办至六年级),课程设国语、常识、社会、自然、算术等,学生一百多人。旧校舍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分楼上楼下两层,八间课室,五个教师房。每间课室40平方米。学校气势雄伟,结构独特。办学后,新民学院素以治学严谨,人才辈出而远近闻名,成为淡塘村周边村落乃至永湖、三栋等地学子们的启蒙之所。
1989年以来,新民学校以自己的仁厚、慈爱哺育了一代代学子,培育了近万桃李,如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教授黄区隆、清华大学教授郑昌龄等村内的人杰志士或在此接受过优秀的启蒙教育,或为学校建设作了积极贡献。
“新苗花朵繁思苑,民族精 英出此门“,从教40多年的当地老教师郑志群,用这句话概括了新民学校的光 辉。
1988年,由新民学校校友、香港同胞林森标先生捐资24万元,拆掉了70年代扩建的五间教室,由西至东、座北向南,一字形建起2层10间标准化课室。而后,校友也未曾中断对新民学校的关爱,先后捐建了球场、校舍等设施,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正如韦伯斯特所说的:“这是一所小学校,但却有人爱着她。”
历任校长
陈卓超、杨淑庄、杨仁杰、林影凡、林德馨、赖绍辉、黄观生、张雁林、徐伯修、童佛明、李焕熙、李玉清、黄鹏生、何石松、郑志群、李俊英、林志钦、曾汉钦、黄旭生、张运财、陈新亮。(由1930年至2018年)
师资力量
林燕辉、黄旭生、林志钦、郑海昌、郑布仁、林松发、林瑞英、郑卓英、郑志群、林伦、赖少珍。
本词条文字内容节选自《淡塘村志》里原校长黄旭生编辑的新民学校校史部分。图片由词条创建者于2015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