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寿圣寺大殿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绛寿圣寺大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北苏村村中心,占地面积约249.6平方米,是元朝时期的古建筑。
历史沿革
新绛寿圣寺大殿创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均有维修。
建筑格局
综述
新绛寿圣寺大殿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北苏村村委会院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49.6平方米。现仅存大殿一座及3米高的门卫石狮一对,砖砌台基,高 0.32 米,面阔5间,进深3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五花山墙,灰筒瓦覆顶,琉璃脊饰,后坡为大板瓦。殿内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前后用三柱,金柱大量减去,纵向施大内额。柱头铺作七朵,补间铺作五朵,形制均为四铺作单抄,出蚂蚱形耍头。大木作上彩绘蛟龙图,檐下有飞椽。据形制判断为元代遗构。
建筑方法
新绛寿圣寺大殿仅用后内柱,在四椽栿上又使用三椽栿对劄牵,增加了抗压力,虽然多用了材料,却使梁架更加坚固。实际上在前槽不用三椽栿,也可以解决,但是为了加强后槽蜀柱的稳定,采取这个方法是一举两得的。这一殿的襻间枋都采用了“平材立枋”的地方做法,这是在元代木构中经常见到的。
新绛寿圣寺大殿是在后槽使用大内额的代表。大平面五间,它将两条大内都放在后槽柱头上,每条内额横架两间,将次间柱予以减去,再将当心间两根内柱各向左右移一根柱径的距离,到了用大额扩大空间的效果。这条大额一头直径粗,一端直径细,在较细的部位上采用激背承担斗栱,另一端使用驼峰承担,将额垫平,随机应变,运用的方法非常巧妙。
文物遗存
新绛寿圣寺大殿内有金刚力士彩塑,有“河东之冠”的美称。
文物价值
新绛寿圣寺大殿为研究新绛地区元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04年6月,新绛寿圣寺大殿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新绛寿圣寺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新绛寿圣寺大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北苏村村中心。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新绛寿圣寺大殿,路程约21.1千米,用时约38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9 10:0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