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打包发行”,就是以筹资金额为依据,将几只单个筹资额不大的新股捆绑在一起同时发,并在发行前进行公示,说明发行家数及筹资总额。 有关“新股打包发行”的讨论在市场中颇受关注。新股发行加快到每周两只,但通过发审会等待上市的公司仍然众多,漫长的发行周期已经导致了星马汽车
发行市盈率仅仅为6.78倍的戏剧场面。如何在市场承受力允许的情况下,加快新股发行速度已经迫在眉睫,“新股打包发行”模式则是一种可能的途径。
首先,从筹资规模来看,发行的14只A股中,有6只流通A股的股本规模在5000万股以下,平均筹资规模约为3亿元。按照不低于一季度以来各月的筹资规模递增速度计算,四月之后的IPO筹资规模将至少不低于20亿元。按照递增速率的保守估计,新股发行规模将在25-3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8-10只
小盘股将会上市。
小盘股打包发行,则需要3次左右,即每周约有9-10亿元的筹资需求;如果5只小盘股打包发行,则每月只需要发行2次左右,即每隔一周约有15亿的筹资需求,相当于一只
大盘股的筹资规模。
第三,从发行方式来看,如果延续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的方式,则3只/周的打包方式将使
中签率提高到20%左右;而5只/双周的打包方式将使中签率提高到25%左右(按照3月数据估算)。3月以来的新股平均开盘
利润率为0.046%,但如果考虑到新股集中上市的筹码分散化过程,预计首日开盘
平均利润率会降低,再考虑到流动性因素,预计打包新股的开盘利润率有可能低于同等规模
大盘股上市的平均开盘利润率。
自从恢复二级市场配售以来,囤积在一级市场的大量申购资金并没有像设想的那样流向二级市场,更多的是回流到银行。新股打包发行如果继续采用二级市场全面配售的方式,这将同样无法起到资金导向作用。而且相对于前期采用双重发行方式的
大盘股而言,新股打包发行在某种程度上对市场
存量资金的压力将更大。也就是说,同等规模的打包新股将比同等规模的
大盘股产生更大的市场冲击。
其次,从扩容预期角度来看,
小盘新股的打包发行并不意味着
超级大盘股的发行停止。目前,一些
大盘股的融资意愿十分迫切。如果采取
大盘股给
小盘股让道的做法,则估计打包发行的小盘股筹资规模一定不会低于等待发行的大盘股规模,甚至可能在总体筹资规模上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