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鸊鷉(学名:Poliocephalus rufopectus)是鸊鷉科、鸊鷉属的一种
游禽。体长28-30厘米,体重232-271克。是羽毛颜色较深的鸊鷉。黑色的头,有细密的银色羽毛。淡黄色的眼睛。深栗色的前颈和胸部。上体黑褐色。非繁殖期的羽毛颜色较浅。
形态特征
新西兰鸊鷉是一种小型
鸊鷉,体长28-30厘米,体重232-271克。颈部细,呈红棕色。头很小,细长的喙似乎有点上翘。整体外观偏暗,没有明显的对比。繁殖时,头部呈灰色,身体呈棕色。在未成熟或杂交的羽毛中,它完全是棕色的。在飞行或喷鼻时,翅膀清晰可见,呈白色(隐蔽)和黑色(飞翅)。身体的大部分黑棕色,其中银色羽毛犹如线头一样在体羽下出现,非常特别。胸部和脖颈是栗色调,腹部以下银白微黑。眼睛淡黄色,有一个黑喙。雄鸟大于雌鸟。与潜鸟目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
幼鸟羽毛略浅,幼鸟的头和脖子上有不规则的白色、棕色和黑条纹。羽毛松软如丝,头部有时具
羽冠或皱领;嘴细直而尖;翅短圆,尾羽均为短小绒羽;脚位于体的后部,跗骨侧扁,前趾各具瓣状蹼。
新西兰鸊鷉的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
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两脚位近臀部。跗蹠侧扁,适于潜水;四趾均具宽阔的瓣蹼;爪钝而宽阔,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较其他各趾为高,或则付缺。体羽短而稠密,饶有抗湿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两性相似。头骨为裂腭型和全鼻型;并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肠。
栖息环境
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的植物丛中,更喜欢出没于浅水、受庇护的水域,例如沙丘水库或小海湾和大型湖泊的凹处。它们也在农业区建立的人工水库中定居。冬季,在泻湖处理厂中也能发现新西兰鸊鷉的行踪。
生活习性
行为
该物种是留鸟。常集群栖住。像大多数小鸊鷉一样,该物种经常潜水。潜水行为是可以是突然进行的,鸟儿向前小跃一下进行潜水,也可以平静地轻轻地潜入水中。一旦遇到危险,它们会在水面或水下安静地游走。不善飞翔。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极少行走在地上。如果危险变得明显,它们会迅速逃跑,飞起来似乎不在行,几乎不会升出水面,只是借助翅膀在水面上奔跑。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能潜水觅食,一般潜水仅1-4米深。
食性
主要吃水生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及其幼虫。有时也会捕获淡水鱼或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偶尔也吃小草等。
分布范围
该物种是新西兰特有的。种群主要局限于北岛,尽管它们近年来重新占领了南岛(Petyt 2013年,eBird 2021年)。尽管一些威胁可能继续导致局部数量下降,但全球数量似乎保持稳定或增加(2021年)。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从6月持续到翌年3月。 新西兰鸊鷉繁殖时在水边草丛中筑浮巢,鸟巢是一团漂浮的水生植物,用芦苇、杂草和一些粘土做成。安置在海岸附近,附着在植被上。这种浮巢经常在强风期间被波浪摧毁(在该国经常发生)或被上涨的水位淹没。每窝产卵2-7枚,色白,多为污物所染。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25天。雏鸟早成性,全身密生绒羽,能自由活动,在雏鸟孵出2-3周的时间,亲鸟常把雏鸟放置背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10月20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1997年的科考曾经估计该物种数量为1,900-2,000只,其中北鸟约200只,火山高原约700只,
霍克湾约400只,
怀拉拉帕约150只,马纳瓦图约400只。2018年,仅
罗托鲁瓦湖就记录到750多只。2008年和2012年,该物种数量趋势被认为保持稳定,2016年和2021年,三代中该物种数量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因此,现在的种群规模被认为高于1997年的估计。因此,这里遵循了Robertson等人(2017年、2021年)估计的1,000-5,000只成熟个体,但最佳猜测是2,000-4,000只成熟个体。
趋势解释:以前曾预防性地怀疑该种群数量正在下降,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改变以及人类干扰和引入捕食者的影响,但该物种现在似乎处于稳定或增加状态(Robertson等人,2017年、2021年);例如,它最近重新占领了南鸟(Petyt 2013年、eBird 2021年),罗托鲁阿湖地区的种群(占全球种群的很大一部分)一直在稳步增加,1985年有364只,2011年有572只,2018年有757只(J. Innes in litt. 2022年)。
濒危因素
新西兰鸊鷉曾广泛分布于该国两个主要岛屿的淡水水域,但于20世纪40年代从南岛消失。这种特有物种的数量现在只剩下1,800只左右。在大湖边缘筑巢的成对繁殖成功率较低,这无疑是由于各种水上休闲活动的发展给它们带来的众多干扰所致。恶劣的天气条件也会导致许多巢穴的损失。在小型沙丘湖或农业水库中效果更好。天敌捕食也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捕食者是老鼠和引进的鼬科动物。最近(但自然)出现的
黑喉小鸊鷉可能是一个新的威胁。该物种现已被国际鸟盟列为无危物种,尽管几年前它仍被视为“濒危”物种。这种重新分类是因为数量似乎已经稳定,并且某些大型湖泊上存在可生存的种群(数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