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莲藕,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感观特征
新郑莲藕色泽洁白,藕支均匀,最大节段藕断面直径7厘米以上,食用滑嫩爽口、清脆甘甜、纯净无渣、芳香甘醇,适宜鲜食及深加工制品。
品质指标
新郑莲藕除含有一般莲藕的营养成份外,其蛋白质、维生素C及钙、铁含量较高,据测定,新郑莲藕含蛋白质1.8—2.3克/100克,钙52—60毫克/千克,铁2—2.5毫克/千克,淀粉11—26.25克/千克,维生素C63—79.3毫克/千克。
药用价值
新郑莲藕富含维生素C、微量元素铁、膳食纤维及多种优质蛋白质,可以烹、炒、炖、煮,还可制成藕粉和各种花色点心,具有益寿、延年、安神、降压、止泻、瘦身等功能,据《食疗本草》记载:“藕,主补中焦,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寒,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记载:“夫藕生卑污,而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丝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分级
新郑莲藕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一级品是指新鲜健壮,无萎缩,外观端正,芽头完整不允许有损伤斑痕破皮冻伤及压伤斑疮,具有该品种应有色泽,具全藕支均匀一致,最大节段藕断面直径7厘米以上,全支无见泥痕,不允许有病斑,节段数4段以上。
二级品是指新鲜健壮,无萎缩,外观端正,芽头基本完整,不允许有损伤斑痕破皮冻伤及压伤斑疮,具有该品种应有色泽,最大节段藕断面直径6厘米以上,节段上稍有泥痕,但皮孔清晰可见,不允许有病斑,节段数3段以上。
三级品是指形状不限,但要新鲜,健壮有1—3处斑痕,但总面积不超过3厘米,个体色泽无显著差异,最大节段藕断面直径5厘米以上,藕上允许有泥层,偶见病斑1—2处总体面积不超过2厘米,节段数不限。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新郑市位于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浅山、丘陵、沙岗和平原兼有,素有“河南缩影”之称。西部、西南部为侵蚀低山区,峡谷或谷峰相间。低山外围和西北部为山前坡洪积岗地,京广铁路以东多沙丘岗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9.1%,岗地地势起伏较大。
水文情况
新郑市水资源总量13866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36立方米,境内有双洎河(古洧水)、黄水河(古溱水)、潩水河、梅河、莲河、暖泉河、高路河等14条河流,河道总长度223.82千米,除潩水河属颍河水系外,其余河流均属贾鲁河支流。现有在册水库24座,其中2座中型水库,22座小型水库,总库容7061.46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为400.73平方千米,塘坝118处,控制流域面积120平方千米,拦河闸6处,控制流域面积70平方千米。
气候情况
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适宜莲藕生长。
历史渊源
新郑莲藕种植历史可追溯至2700年前,依托新郑市优越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都盛名在外。
民国十二年(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的春秋时期郑国青铜礼器“莲鹤方壶”便是明证之一。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花”也印证了新郑莲藕的历史悠久。
唐朝时期,新郑地区盛产莲藕,境内四条主要河流之一、纵贯全市南北的“莲河”便因此得名。
生产情况
2011年,新郑市有井水莲藕4000公顷,年总产量达14.7万吨。
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新郑莲藕”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9月13日,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纳入2021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核发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新郑莲藕的地域保护范围在新郑市境内东北部沙区,保护范围包括新郑市和庄镇、八千乡、薛店镇、龙王乡、孟庄镇五个乡镇128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0′—113°54′,北纬34°16′—34°39′。
质量技术要求
产地选择与要求:选择新郑市东部沙岗涧洼区的和庄、八千、薛店、龙王等乡镇的沙壤地种植,产地远离厂矿、公路等污染源,环境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pH值6.5—7.5,土层厚应在60厘米以上。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以当地当家品种“新莲99—1号”、“新莲99—2号”为主。
生产过程管理:新郑莲藕生产过程重点包括莲藕建池、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存等步骤。具体如下:
①建池技术: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为第一阶段;次年3月初到清明节为第二阶段。藕池应建在向阳、通风、远离空气污染源的地方。
②土肥水管理技术:施肥整地要求:每年要深耕池土。每亩底肥总量为:氮35千克、磷26千克、钾35千克、硼肥、锌肥各1千克。可施有机肥如腐熟的牛、羊、兔、鸡、猪类4—6方,或硫酸铵、过磷酸钙、复合肥、硫酸钾等,也可施用菜子饼、豆饼、花生饼等。多年池要施入生石灰50千克,以进行土壤消毒防治腐败病。定植密度要求:每亩用种750千克,早熟品种株行距100×180公分,晚熟品种株行距100×150公分。温度调节:温度在35℃以上时,池水要增加到20—30公分;大气温度降到20℃以下时,池水要逐渐减少到5—10公分。追肥要求:适时追肥,中、晚熟品种可追肥3次,追肥总量:氮15千克、磷4千克、钾10千克。原则是“苗轻、蕾重、用好后劲肥”。第一次追肥在立叶2—3片叶(5月中旬),施入三元复合肥16千克;第二次追肥在现蕾后(6月中下旬),施入三元复合肥16千克和尿素10—13千克,也可撒入2—4立方麦糠或粪肥3000千克;第三次追肥在后栋叶出现时(7月上旬),施入三元复合肥8千克和尿素2—5千克。8月上旬可进行叶面喷肥(如锌肥喷施浓度为0.1%),延缓藕叶黄化时间。
③病虫害防治:莲藕主要病虫害有浮叶焦、水棉、蚜虫、褐纹病、腐败病。在病虫防治上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运用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目的。采取土壤更新、土壤高温灭菌消毒,用50%泰星80克加土50克施入土中灭菌、选用深根系和抗病品种、深施80千克生石灰、增施磷、钾、钙、硼、锌等、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掉等方式防治病虫害。
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要求:在莲藕枯黄衰败后采收为宜,一般在3月底收获完毕。做藕种用的可在栽植时小心挖藕,不要损伤藕身,否则不利存放和销售。
生产记录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设专人做好以下记录:生产地点、农产品名称、土壤耕作,施肥名称、方式、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方式、时间、施用药量,产品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
质量安全规定
产地必须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生产管理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DB410184/T07-13-2001)规范种植,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和高剧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莲藕质量安全。
专用标志使用
新郑莲藕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莲藕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新郑莲藕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新郑莲藕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新郑莲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