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拼音:lǚ)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众人聚集在旗下,本义指军队。引申指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说文·㫃部》:“军之五百人为旅”。也有说两千人的,《
国语·齐语》:“故二千人为旅”。也指“旅”的将官。“旅”还引申出众多、驻扎、军令等与军队有关的义项。由于军队经常出征,所以又引申出路途、旅游、旅行、旅人等义项。
字源解说
会意字。图1是商代“父辛卣”里早期金文的“旅”字,图形中间像一杆军旗(“
㫃”),旗杆顶部还有一些装饰物,旗子是竖长方形的;旗下有三人,古时常用“三”表示多数。整个字就表示众人聚集在旗下。旗帜在古代是军队的标志,所以“旅”字所代表的就是军旅。在图2的金文中还加上了“车”旁,表示作战的“戎车”之意,更加突出了军旅的形象。车上载旗,大约有些像《周礼·春官·司常》所说的“斿车载旌”一类,只不过“载旌”的是兵车罢了。
图3是甲骨文的“旅”字。因为甲骨文用刀在坚甲硬骨上契刻不便,所以字形大大简化并且变形。原来旗杆顶的装饰物变成了三叉形,旗帜本身也省作两根斜线了。图4的西周金文就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有的文字还加上了表示行动的“辵”(图7-9)。发展小篆(图11)阶段,旗杆讹变为“方”字旁,旗面变得像个“人”字头了。发展到汉隶(图13-15)阶段,旗杆顶部变为一点一横;旗下二人,已一变人旁,一变撇捺人了。发展到楷书阶段,旗杆依然是“方”,但旗面却变成横人头“𠂉”,旗下二人又进一步变化。现代的“旅”字是屡经讹变而来,且早已看不出来群聚纛下拥旗而进的形迹了。
“旅”的本义是军队。再引申为军队的编制单位。《说文解字》:“旅,军之五百人为旅。”是说五百人的军队为一“旅”。现代军队的编制“旅”是隶属于师或集团军(军),下辖若干个营(或团),与古代不同。
因为军队常常行军走路,远征作战,因此引申出“寄居、客处”的含义;军人出门在外,身份就如同客人一样,所以“旅”便引申出“旅行”“旅途”等意思。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七】【㫃部】旅 lǚ 力举切
军①之五百人为旅。从㫃从从。从,具也。
𣥏,古文旅。古文以为鲁卫之鲁②。
【注释】①军: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军字泛言,犹营伍也。”②鲁:鲁、旅上古同鱼部,来纽。
说文解字注
“旅,军之五百人”注:大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注云:此皆先王所因农事而定军令者也,欲其恩足相恤,义足相救,服容相别,音声相识。引申为凡众之称。《小雅》:旅力方刚。传云:旅,众也。又引申之义为陈。《小雅》:肴核维旅。传云:旅、陈也。又凡言羁旅,义取乎庐。庐,寄也。故大雅庐旅犹处处、言言、语语也。又古假为卢弓之卢,俗乃制玈字。
“从㫃,从从”注:句。从㫃者,旌旗所以属人耳目。
“从,具也”注:说从从之意。力举切。五部。
“𣥏,古文旅”注:《左传》: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正义》曰:隶书起于秦末,手文必非隶书。石经古文虞作𣥐,鲁作𣥐。手文容或似之。者字以为声。
“古文以为鲁卫之鲁”注:此言古文假借也,《周本纪》: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即书序旅天子之命。旅者,陈也。
广韵
力举切,上语来 ‖ 旅声鱼部(lǚ)
师旅。《说文》曰:“军五百人也。”亦姓,《汉功臣表》有旅𠨞,封昌平侯。俗作𢬜。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字部】旅;部外笔画:6
古文:𣥏、𣃨、鲁、𣥐
《
唐韵》力举切。《
集韵》《
韵会》两举切,并音吕。《说文》:军之五百人为旅。《书·大禹谟》:班师振旅。传:师入曰振旅,言整众。《诗·小雅》:我师我旅。笺:五百人为旅。《周礼·地官·小司徒》:五卒为旅。注:旅,五百人。
又《博雅》:旅。客也。《易·复卦》:商旅不行。
又《旅卦》疏: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诗·大雅》:于时庐旅。笺:庐舍其宾旅。《左传·庄二十二年》:羁旅之臣。注:旅,客也。
又《书·禹贡》:蔡蒙旅平。传:祭山曰旅。《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注:大旅上帝祭于圜丘。国有故而祭,亦曰旅。
又《书·牧誓》:亚旅。传:亚,次也。旅,众也。众大夫其位次卿。《左传·文十五年》:请承命于亚旅。注:亚旅,上大夫也。
又《书·旅獒》:西旅底贡厥獒。传:西戎之长。
又《诗·小雅》:旅力方刚。传:旅,众也。《仪礼·士冠礼》:旅占卒。注:旅,众也。
又《诗·小雅》:肴核惟旅。传:旅,陈也。
又《诗·周颂》:侯亚侯旅。传:旅,子弟也。
又《周礼·天官·小宰》:掌官府之征令,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数。注:旅辟下士也。
又《周礼·地官·司徒》:旅师。注:旅,犹处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权其上旅,与其下旅。注:上旅谓要以上,下旅谓要以下。疏:谓札叶为旅者,以札众多,故言旅。
又《仪礼·乡饮酒礼》: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注:旅,序也。
又《礼·郊特牲》:台门而旅树。注:旅,道也。
又《礼·乐记》:进旅退旅。注:旅,犹俱也。
又《后汉·光武纪》:至是野谷旅生。注:不因播种而生,故曰旅。今字作稆,音吕。古字通。
又姓。《前汉·功臣表》:昌平侯旅卿。
又《集韵》:凌如切,音胪。陈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左窄右宽,顶部“方”低,左部底部低。❷“方”,第二笔横从横中线起笔,略向上斜。❸右半部“𠂉”在右上格,撇尖接竖中线;第三笔撇收于田字格中心,㇙(竖提)沿竖中线下行提出,末笔捺与第三笔短撇相接不相交,捺脚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