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纹
半山时期的彩陶纹饰
旋纹是彩陶纹饰。又称“涡纹”、“旋涡纹”。呈螺旋状。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中即已出现,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也是半山时期的主要纹饰之一。
旋纹一般是以四个旋点为中心,个别的有六个或更多旋心,旋纹均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半山时期,旋心由多道黑色锯齿带与红带相间线条或宽带连接,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更增加了视觉的旋动效果。马家窑早期的旋纹,旋心很小,多四方连续,无附加纹饰,结构简单,旋心内饰圆点。半山早期的旋心较小,旋心之间有两至三条旋线连接。半山中期旋心扩大,旋心中饰有十字纹、三角纹、圆点纹等花纹。半山晚期的旋纹,以四个旋心为中心,旋线简单,旋心变得更大,内饰斜十字纹、网纹、圆点纹、叶形纹、斜方格纹、米字纹等。到晚期以四大圈为旋心的旋纹,逐渐发展为马厂类型彩陶的四大圆圈纹,连接四大圆圈之间的旋纹消失。半山与马厂类型彩陶主体旋纹的区别仅在于有无旋线连接大旋心。旋纹一般装饰在大形器物(壶、罐)的主要部位(肩到腹部),有的盆、钵内彩也装饰此纹。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上也常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9 22:3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