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
闫东执导的10集文献纪录片。
把党的历史置于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中,置于国际社会大背景之下,紧紧围绕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深刻阐释了是历史和人民在艰苦探索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鲜明揭示了这种选择的历史必然性,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
2010年12月3日,项目组建立,中央电视台在全台范围内抽调纪录片编导,组建了以科教频道为核心的主创团队,投入技术力量使用高清电视制作手段,在遵循纪录片创作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立体化的创作模式,成立了编导组、资料组、重要人物采访组、航拍组、视觉创作组、音频创作组及技术保障组。
剧组主创用140天完成了从策划、拍摄、采访到样片的制作过程。摄制组分为5个小分队分赴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等11个省市采访拍摄,积累各类素材3200分钟;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资料组为剧组提供了11163分钟馆藏资料;片中还使用了央视抢救修复工程的近百条首次使用的历史影像;另外还有205条总计时长60分钟的三维动画镜头展现“太平天国”、“长征”等历史史实;60位嘉宾自2011年3月初开始相继来到由360平方米录音棚破例改造成的央视采访演播室密集接受采访;航拍跨越全国7个省、市,从空中俯瞰13年后的北京、上海、嘉兴、长沙、韶山、延安、西柏坡、深圳、珠海等地50多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地标的沧桑变化;片头“百炼成钢”的创意由30多名主创日夜奋战全程记录1600度钢水浇铸党徽的场景;旁白配音、主题音乐和片尾主题歌由中国爱乐乐团120名成员演绎。
2011年6月14日,该片发布音乐篇、动画篇、资料篇、地标篇宣传片;6月16日,该片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央视首播新闻发布会;6月17日,该片发布宣传片;6月22日,该片发布航拍篇宣传片;
《旗帜》在史料的取舍运用方面,注重于从实际出发,从具体事例出发,既旁征博引,又注意个案;既有宏观方面的史料、数据和信息,又精选了微观典型事例;既有对历史的清晰审视,又有对现实的厚重思考。在反映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过程时,没有用抽象的概念演绎和繁琐的逻辑论证,而是把严谨的历史结论用通俗清新、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用人民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事实和数据去说话。该片气势磅礴,制作精良,采用新技术,画面精美、风格清新,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来的恢弘历史图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欣赏性。(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中国作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红综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