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出其右(拼音:wú chū qí yòu)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
西汉·
司马迁《
史记·田叔列传》。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无出其右”。
成语典故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
刘邦途经赵国,在都城
邯郸停留。作为刘邦的女婿,
张敖亲自侍奉刘邦,不仅时刻侍立在旁,而且还亲自端饭送菜,伺候刘邦用膳。但是,刘邦却经常出口大骂张敖,态度十分傲慢无礼,落座时也岔开两腿,坐姿十分不雅。
张敖的两个宰相
贯高和
赵午辅佐过先王张耳,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看到刘邦如此怠慢张敖,他们心中十分不忿,便偷偷对张敖说:“大王对刘邦如此恭敬,可刘邦却一再侮辱大王。臣等实在无法忍下这口气,请大王允许我们杀掉刘邦!”张敖被他们的话震惊了,愤而将手指咬出血滴,厉声喝道:“千万不能这么做!你们怎么能这样大放厥词?如果没有皇上的恩赐,我张敖就没有今天。我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说此类的话!”
不久,刘邦收到揭发贯高意欲行刺的奏折。刘邦看完后,立即下令将张敖、贯高、赵午等重要人等押到长安,接受审讯。同时,刘邦还明令禁止其他人追随张敖,否则诛灭三族。田叔等十位大臣得到消息后,立即穿上囚衣,自称张敖的家奴,跟着张敖一同前往长安受审。
刘邦推断贯高乃受张敖指使,便下令廷尉严刑逼问贯高,让他说出幕后主谋。贯高虽受严刑拷打,却始终没有说出张敖的名字。刘邦被贯高临危不惧、忠诚事主的气节所感动,便释放了张敖,降其为宣平侯。之后,刘邦又命人到监狱通知贯高,说他即将被赦免。贯高得知张敖已经被释放后,就从容割颈自杀。
不久,刘邦传见张敖,对贯高大加褒奖一番后,又问赵国是否还有其他品格高尚的大臣。张敖向刘邦推荐了田叔等数十人。刘邦召见他们之后,发现汉朝大臣在才干与品德方面与他们相比都无出其右。刘邦赞赏之余,立刻任命他们为郡守和其他诸侯的辅相。后来,田叔在汉朝任职长达四十余年,在汉景帝时期去世。
成语寓意
中国有着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陶瓷艺术天下无出其右者;司母戊鼎的铸铜技术、工艺精湛的炼铁技术,穿越千年,依然令人惊叹。越王勾践之宝剑仍能吹毛断发;横亘在中国北方的万里长城、坐落在中轴线上宏伟壮丽的紫禁城风姿不减当年。然而这一个个的创世巨作,没有一个是出于偶然,每一个“无出其右”的背后,都倾注了无数人日以继夜的努力甚至是毕生心血。“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成语告诉人们,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领域,要想做到无出其右,没有捷径,只有持之以恒的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
成语运用
“无出其右”指在某方面居领先地位,没有能超过他的。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谓语。
东汉·
班固《
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出其右者。”
唐·郭湜《
高力士外传》:“谓高公曰:‘朕观崔圆气宇冲邃,理识弘通,比诸宰臣,无出其右。’”
宋·
苏轼《乞相度开石门河状》:“独畏浙江水波恶,不敢径渡,以此知钱塘江天下之险,无出其右者。”
明·
袁宏道《锦帆集·朱司理》:“若钱希言,则吴中后来俊才,名不及诸公,而才无出其右者。”
清·
黄宗羲《翰林院庶吉士子一魏先生墓志铭》:“学侣挹其精微,词宗称其妙绝,一时盛名,无出其右。”
成语辨析
无出其右—无与伦比
“无出其右”与“无与伦比”意义相近,两者皆有形容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的含义,区别在于“无出其右”多用于形容人,指人的才能很强、学识很高;“无与伦比”多用于形容事物,指事物非常完美。
同源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