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剑胜有剑,是
金庸小说里的一种武学至理,由有形化无形,无形变有形, 也是小说里
武学修为的最高境界。
无剑胜有剑是一种武学至理,也是金庸小说中武学修为的最高境界,最先是在 《神雕侠侣》中提出。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不已,乃弃之深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
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
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以上是《
神雕侠侣》中对无剑的描述。
老子《道德经》:有云,兵乃不详之器,不得已而为之,无剑则无杀戮,和谐相处,不动干戈,无剑胜有剑与无招胜有招同为武学最高
境界,两者所描述的道理虽不同,但“无招”和“无剑”其本质上,都是一样,只是走的路不同,却没有高低上下之分。无招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这是一种经历过无数风浪、最后云淡风消之后的惆怅。最后返璞归真,做到逍遥快活,任意遨游。这时候,还有什么追求的?自由洒脱,不过是形式,真正追求的已然是那不可捉摸的虚空境界。因此,有招无招,又有何分别?有招既是无招,无招既是有招。无招无剑合二为一,无招并不是不出招,也不是真的没有招式,只是不再拘泥于固定死板上的招式,而是活用活使,随机应变,使用起来,变化多端,临阵对敌,新招源源不断,内在的无限可能,转化为外在的招式。因“无”胜“有”殊途同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