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电视
海尔集团2010年1月7日推出的电视产品
中国著名家电企业海尔集团2010年1月7日在2010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推出世界上首台不用电源线、信号线、网络线的“无尾电视”,成为展会当天一大热门。
应用
我们的生活中已有对这种原理的应用,电动牙刷就是靠电感耦合来充电的。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2007年6月做了一个演示:他们给一个直径60厘米的线圈通电,点亮了1.8米之外连接在另一个线圈上的60瓦灯泡。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线圈调校成一个磁共振系统,当发送端产生的振荡磁场频率和接收端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接收端就产生共振,从而实现了能量的传输。海尔的“无尾”电视就是建立在此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磁耦合共振供电能为使用者带来很大方便,也没有危害人体健康之虞。目前的局限性是电磁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不能太远(只有几米范围),否则能量会快速衰减。
前景
无线供电还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加拿大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造了一架无人充电飞机,这架飞机能在2.1万米高空、2000米的直径内连续飞行好几个月。它的能量来源就是地面的微波站。据报道,2002年美国宇航局也展示了用激光束来传输能量的无人驾驶飞机。
美国航天工程师彼得·格拉泽还在1968年提出了太空太阳能发电的概
念。他设想在大气层外通过卫星收集太阳能,然后通过微波将能量无线传输回地面,并且重新转化成电能供人使用。在太空中收集太阳能的效率比在地面高得多,但障碍是卫星发射成本很高。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热情升温,太空太阳能近年来被重新提上日程。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2015年和一家名为SolarEn的公司签约,从2016年起购买对方从太空传回的太阳能电力。届时SolarEn公司将建成世界首座太空太阳能电站。有科学家预测,到2025年,美国有可能在太空建造100座太阳能电站,满足美国全国30%的电力需求。
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无线电力传输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源插座或许有一天将淡出人们的视野。技术原理
海尔采用的无线供电技术,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马林·索尔贾希克(Marin Soljacic)等人创办的风险企业WiTricity制造的。海尔无尾电视借助以无线方式传输电力的无线供电技术省去了电源缆线,而且由于嵌入了高速无线功能,因而可在无AV缆线的情况下接收1080p的HD影像信号并进行显示。该产品中嵌装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可将100W电力传输至相距约1m的设备上,可谓是一款真正体现出“电源缆线消失之日”的、雄心勃勃的试制机。
无辐射 无电源=无危险 无害。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5 13:03
目录
概述
应用
前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