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俗语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俗语,拼音是wú píng bù bei wú wǎng bù fù,意为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出自《易经》。
解释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
表面意思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就没有坡道(平坦的道路终将会有坡起),(如果你)不离开(家),就不用回(家).
这里已经体现道家的辨证思想.和中国特有的哲学萌芽.
第一句可以引申为事物的两面性:没有好就没有坏,同样的没有坏何来好?没有善就没有恶,那么没有恶,自然也不知道什么叫善.这些对比的定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二句则更进一步阐明因果理论:若不离开,自然不用回来.因为你一直都在.
出处
《易经》泰卦爻词:“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孔颖达 疏:“是初始平者,必将有险陂也;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无有平而不陂,无有往而不复者。”
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弟已为足下起得一课,乃《泰》之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足下尽可无事。”
参考资料
无往不复.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8 11:45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