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斑沙蜥
鬣蜥科沙蜥属动物
无斑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immaculatus)为鬣蜥科沙蜥属的爬行动物。无斑沙蜥与变色沙蜥相似,但头背呈灰黄色而无任何斑纹。除颈后的两肩间及两腿之间各有1对小形褐斑外,背部仅具3对大形对称而间隔宽阔的横斑。前额骨眶上突短钝,其外侧不伸出上颌边缘。前颌骨鼻突较长,往后伸达鼻孔后缘。
形态特征
形态成蜥全长99-125mm,尾长53-72.5mm,约占全长的56%。体躯及尾基部平扁,往后略皇圆锥形,尾梢尖细。头形似蟾,宽略大于长,呈倒心脏形,吻端圆钝,吻鳞方形,稍大于两侧的上唇鳞,俯视只能见到包图鼻孔的白色上鼻鳞,鼻间鳞2-3枚。额部有2对大鳞,位于鼻间鳞后方。顶眼大,四周围有细长的小鳞,前方及其两侧的鳞片较大,排列成辐射状,顶眼后有1对呈V形排列的大形顶鳞。眼间两侧隆起而正中呈沟状凹陷,上睫鳞8枚,覆瓦状排列,突出了眼眶上缘呈棱脊状。上、下眼睑被粒鳞,上睑缘鳞及下睑缘鳞外侧尖出或锯齿形,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行。上唇鳞12-14(15)枚,鳞列下缘间有明显的缺刻,下唇鳞(11)12-13枚,上缘平齐。须鳞大,略呈五角形,前缘宽阔,后方两侧各有与下唇鳞平行的大鳞2-3列,自额鳞至喉褶一纵列鳞(35)40-45枚。喉褶显著,后缘有鳞间块刻。
头部和背、腹部的鳞片平滑,也不形成鳞丛。胸鳞和腹鳞菱形,末端尖出。前、后肢之间的腰侧有纵行的肤褶。前肢贴体前伸时,第3、第4指的指端超过吻端,指长顺序4-3-5-2-1,后肢前伸时,第三、第四趾的趾端逾越喉褶,趾长顺序4-3-2-5-1,第四趾外侧栉缘发达,趾下瓣13-16枚,爪细长尖出。胫部背面外侧3-4列鳞中,杂有后半部带弱脊的棱鳞。雄斯尾基部膨大,两侧鳞片的末端尖出成细刺状,肛孔后有一横凹,尾往后变圆渐呈鞭状。尾腹面自基部三分之一起至尾梢被棱鳞,背面中段的鳞具弱脊。头部背面无任何斑纹,眼下有2条后行的黄白色斜纹,上唇饰有深色垂纹。躯干部除两肩和后肢间各具1对三角形褐色小斑外,仅有3对大形对称而间隔宽阔的褐色背斑,有玫瑰红腋斑,腰侧前、后胶间有1褐色纵纹,除第一、第二指及第一趾外,四肢各部饰有褐色横纹。尾背有1对褐斑、2条横纹和3个褐色环纹,末端黑色,尾的腹面黄白色,后段三分之一二有黑、白两色相间的环纹。
雌蜥的形态特征与雄体相同,唯其尾部较短,约占全长的52%,尾基不膨大,前肢贴体前伸仅第二、第三指的指端抵达吻端,而后肢只有第四趾前伸至肩部。幼蜥的四肢健长,前肢贴体前伸除第一指外,余均超越吻端,后肢前伸时脚趾逾越喉褶而几达眼的后缘。尾部腹面具黄、黑两色相间的环纹,尾端黑色。
生活习性
生活在阴山山脉北部的荒漠草原地带,栖息于生长着戈壁针茅及芨芨草等优势种植物的高平原台地,并不向其周围地区延伸至干草原、荒漠、黄土高原等地带。与无斑沙蜥同域分布的爬行动物有变色沙蜥、密点麻蜥、丽斑麻蜥白条锦蛇黄脊游蛇、蝮蛇等,然其数量则明显地少于丽斑麻蜥和近似种变色沙蜥。洞穴结构、浦食行为、避敌方式、生殖季节、幼蜥孵化、冬眠出蛰等生态习性,均与变色沙斯大致相仿,有关该蜥的研究专题至今尚无报道。
分布范围
地理分布仅见于内蒙古阴山山脉以北的乌兰察布盟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集(宁)二(连)铁路西侧的四子王旗和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国外未见报道。
科学研究
分类讨论无斑沙蜥于Bedriaga所著《普热瓦尔斯基第三次中亚调查成果》( X07---10)一书中附有插图,但作者将该蜥视作为变色沙蜥的体纹变异个体。然而,这两种沙蜥除了具有玫瑰红腋斑及幼蜥尾的腹面呈现黄、黑两色相间环纹的共性外,在体纹图案及额骨结构方面却存在着明显差异。此外,还发现于该蜥生殖季节期间捕获正在交配的两性个体,全部都是形态特征相同的个体,绝无与同域分布的变色沙蜥或草原沙蜥进行杂交的现象,而且也从未在分布区内见到过兼有变色沙蜥和草原沙蜥特征的过渡类型个体,这就充分表明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着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因此,无斑沙蜥是客观存在的有效种,应由原归于变色沙蜥中分出而单立成种。
保护级别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无危 LC。2000年8月1日列入中国林业局颁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12:5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