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作半枝跋、千枝:“千枝在西南海中,本南天竺属国,亦曰半枝跋,若唐言五山也”。半枝跋是梵文Panchapalli 的对音,在马来西亚马六甲附近的
五屿。
《
新唐书》,北宋欧阳脩、
宋祁、
范镇、
吕夏卿等合撰,是记载
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新唐书》共225卷,分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传150卷。
五代时期就曾有《唐书》(即后来《旧唐书》)编成,但宋仁宗认为《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庆历四年(1044年)下诏重修。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仁宗催促“速上所修《唐书》”。前后参预其事的有
宋敏求、
范镇、欧阳脩、
宋祁、
吕夏卿、
梅尧臣,《
新唐书》所依据的唐人文献及
唐史著作均审慎选择,删除当中的谶纬怪诞内容,裁减旧史本纪十分之七。《
新唐书》对〈志〉十分重视,新增《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兵志》附以马政,原有的《天文志》和《历志》篇幅超过《旧唐书》三倍,新志载有文武百官的俸禄制度,为旧志所无。又有屯田、
边镇、和籴等,皆旧志所无。《
新唐书》也恢复立〈表〉,立了《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志和表分别由
范镇、
吕夏卿负责编写。历代官修正史〈表〉多缺略,清代学者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道:“新书最佳者志、表,列传次之,本纪最下”,这是允评。列传部分由
宋祁负责编写。
王鸣盛还指出《
新唐书》史表的设置有一些不足,“窃谓史之无表者,固宜补矣,有有表而尤不可以不补者……禁军以宦官掌之,不但朝政尽为所挠,并废立皆出其手,则左右神策中尉亦当表”。
《
新唐书》一共修了十七年,庆历四年,工部尚书
宋祁主持修纂〈
列传〉,至和元年(1054年),由欧阳脩接续编修〈
本纪〉、〈志〉、〈表〉。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全书告成。两人在七年内竟没见过面。草稿初成,呈宋仁宗审阅。仁宗看后,发现这部史书出于二人之手,体例与文采均不尽相同,于是令欧阳脩删改修饰为一体。欧阳脩此时却拒不修改,他说:“宋公于我为前辈,且人所见不同,岂可悉如已意?”最后仅校阅过一遍,一无所易。
《
岛夷志略》作无枝拔:“在阚麻罗华之东南,石山对峙。民垦辟山为田,鲜食,多种薯。气候常热,独春有微寒。俗直。男女编发缠头,系细红布。极以婚姻为重,往往指腹成亲。通国守义,如有失信者,罚金二两重,以纳其主。民煮海为盐,酿椰浆、蕨粉为酒。有酋长。产花
斗锡、铅、绿毛狗。贸易之货,用西洋布、青白处州瓷器、瓦坛、铁鼎之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