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象,汉语词语,拼音是wú xiànɡ,基本意思为失去常态﹑常道;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
《左传·襄公九年》:“ 士弱 曰:‘…… 商 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於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 杜预 注:“言国无道,则灾变亦殊,故不可必知。” 孔颖达 疏:“若国家
昏乱,无复常象,不可知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 伊洛 既燎烟,
函崤 没无象。”一本作“ 无像 ”。
南朝 梁 沉约 《雅乐歌·諴雅之一》:“怀忽慌,瞻
浩荡……出
杳冥,降无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