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至,指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日南至(冬至)这天是北半球在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自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归线返回,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太阳高度逐渐回升,白昼逐日增长。
附注:一年之中冬至日为太阳直射地球纬度最南(南回归线南纬23.5度)的日期,其时日缠於黄道270度之北方摩羯座,当日日出於东南方,日没於西南方,冬至为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且正午时立竿测影之日影最长的一日,谓之日南至,此後白昼渐长,日影渐短。日光直射点渐向北移,至夏至日为太阳直射地球纬度最北(北回归线北纬23.5度),其时日缠於黄道90度之南方巨蟹座,当日日出於东北方,日没於西北方,夏至为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且正午时立竿测影之日影最短的一日,谓之日北至。此後白昼渐短,日影渐长,日光直射点又渐向南移。
冬至是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节气,标示太阳光直射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坊间流传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其实严格来讲,“阳”有阴阳概念的阳与太阳的阳。冬至后,太阳高度回升,而非“阴阳”概念中的阳气回升。“冬至一阳生”中的阳属太阳的阳,并非阴阳的阳,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冬至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规律,冬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半球各地这天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阴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属于“干支”范畴,“阴阳”的消长,是以“干支”为推算依据,不是以太阳直射点偏移为推算依据。从节气规律来说,立春是“阴阳”之气中阳气升发的始点,自立春起阴阳转化,阳气上升;而冬至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北返,北半球各地的白昼逐日增长。冬至属于反映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的节气,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太阳光渐强,白天越来越长。
《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杜预 注:“ 周 正月,今十一月,
冬至之日,日
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