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五星,合称“七曜”。中国古代的日月五星,包括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即日月
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这五颗星最初分别叫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这也是古代对这五颗星的通常称法。
发展历程
古人把实际观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合起来称作五纬。纬为织物的横线。这五颗行星在天空上,象纬线一样由东向西穿梭行进,故称作五纬。亦称作五曜。
古人又把日月同五星合起来,称为日月五星,谓之七政。《
尚书·尧典》中记载道“在
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宋蔡沈传:“七政,日月五星也。七者,运行于天,有迟有速,犹人之有政事也。”日月五星又称作七纬。这是古人错把日月也当成了行星。实际上,日为恒星,月为卫星。亦称作
七曜。
任何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叫
行星。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而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太阳系有
八大行星,除地球本身外,最先被人们发现的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颗。天王星、海王星,则是在近代望远镜和建立
开普勒定律、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以后发现的。
在以恒星组成的各个星座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而且这种移动几乎都沿着黄道进行。它们在群星之间时隐时现,时进时退。“行”为走动之意;行星一词的原意指这种在天空上游荡的天体。
中国古代的
甲骨文中已有了关于木星的记载,战国时期就有了五星的说法。这五颗星最初分别叫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这也是古代对这五颗星的通常称法。把这五颗星叫
金木水火土,是把地上的五原素配上天上的五颗行星而产生的。《史记·天官书》中记载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金星
古名明星、
大嚣、太白。光色银白,亮度特别强。除了太阳和月亮外,是天空看起来最亮的天体。最亮时比著名的天狼星还要亮十度。金星于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诗·小雅·大东》中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古人认为启明与长庚是两颗星,所以给它起了两个名字。其实它们都是金星,所不同的是出现的时间和位置不一样罢了。因为金星是内行星,运行比地球快。有时太阳还没有出地平,它已比太阳先出地平,因此能在早晨看到。因为它一出现,天就要亮了,所以叫启明星。
汉时避景帝
刘启讳,又把金星称为开明。有时太阳已经下山了,金星还出现在西方天空上,所以能在黄昏看到。大约过一小时后才下地平,这时的金星叫长庚。金星在下合日前36日光度最亮,在白天也能看到它,所以古书上有“太白昼见”的记载。
木星
古名岁星或岁,有人认为
甲骨文中的岁字即指岁星。《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的摄提、重华、应星、纪星等,都是岁星的别名。五星之中,古人特别注意对木星的观测。《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道,“岁星之所居,五谷
丰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故三岁而一饥,六岁而一衰,十二一康。”古人把木星的周期与农事联系起来,可能因为木星和
太阳活动周期相近。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居十二次的一次,故名岁星。并用岁星所在的次名作为纪年的标准。
水星
古名辰星,离太阳最近,看上去总是在太阳两边摆动,离开太阳最远不超过三十度。我国古代把一周天分为十二辰,每辰约三十度,故称水星为辰星。在新出土的《五星占》中,水星还有一个为其它书所没有用过的名称“小白”。应该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百载。”这里的水指营室。
火星
古名
荧惑。以其红光荧荧似火而得名。火星在天上的视运动,时而由西往东,时而由东往西,很迷惑人,故名荧惑。应该注意的是,古书上所说的火,指的是恒星中的大火,即心宿(特指
心宿二)。《诗·七月》“
七月流火”里的火,就是指心宿说的。《史记·天官书》中所说的火,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火星又名罚星、执法。《广雅·释天》中记载道,“营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土星
古名镇星。土星每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每年进入
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叫岁镇一宿,好像轮流坐着二十八宿一样,故名镇星。也写作填星(镇与填为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