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松雀鹰(学名:Accipiter gularis)为
鹰科齿鹰亚科的
鸟类,是一种小型
猛禽,体长23-33厘米,体重75-173克,雌鸟比雄鸟体形大。外形和羽色很像
松雀鹰,但喉部中央的黑纹较为细窄,不似松雀鹰那样宽而粗。少部分为留鸟外,一般在中国北方为夏候鸟,在南方为冬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在林缘和疏林地带,是典型的森林猛禽。主要以山雀、莺类等小型鸟类为食,也吃昆虫和蜥蜴。
形态特征
日本松雀鹰是小型猛禽,体长23-33厘米,体重75-173克,雌鸟比雄鸟体形大。从前都将它列为松雀鹰的北方亚种,但它不仅在形态上与松雀鹰有所不同,而且在生物学上也有很多显著的区别,因此近年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它的外形和羽色很像松雀鹰,但喉部中央的黑纹较为细窄,不似松雀鹰那样宽而粗著;翅下的覆羽为白色而具有灰色的斑点,而松雀鹰翅下覆羽为棕色;另外日本松雀鹰的腋下的羽毛为白色而具有灰色横斑,而松雀鹰的腋羽为棕色而具有黑色横斑。
日本松雀鹰雄鸟的虹膜为深红色,雌鸟则为黄色。嘴为石板蓝色,尖端黑色。蜡膜为黄色。脚为黄色,爪为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75-110克,♀120-173克;体长♂250-284毫米,♀292-338毫米;嘴峰♂10-12毫米,♀11-14毫米;翅♂160-170毫米,♀183-198毫米;尾♂118-130毫米,♀138-154毫米;跗蹠♂44-53毫米,♀46-55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在林缘和疏林地带,是典型的森林猛禽。白天活动,喜欢出入于林中溪流和沟谷地带。
生活习性
日本松雀鹰除了少部分为留鸟外,一般在中国北方为夏候鸟,在南方为冬候鸟,春季于4月末到5月初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到10月初离开繁殖地。
多单独活动。常见栖息于林缘高大树木的顶枝上,有时亦见在空中飞行,两翅鼓动甚快,常在快速鼓翼飞翔之后接着又进行一段直线滑翔,有时还伴随着高而尖锐的叫声。主要以山雀、莺类等小型鸟类为食,也吃昆虫、蜥蜴、石龙子等小型爬行动物。常在林缘上空捕猎食物,有时也停息在大树顶端,发现地面或路过的猎物时才突然直飞而下捕猎。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菲律宾、俄罗斯联邦、新加坡、泰国、越南。
流浪:北马里亚纳群岛。
产地不确定:关岛。
在中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也发现它们在云南、浙江、甘肃等地繁殖,或者一部分终年留居,一部分为夏候鸟。迁徙季节见于中国东部一带和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广西、贵州等地为冬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份,常营巢于茂密的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尤其喜欢在针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的河谷、溪流附近的高大树上营巢,也在林缘疏林中的红松、落叶松等高大树木上营巢,巢主要由细的松树枝和其他细树枝构成。巢的外缘常编以尚带有绿叶的新鲜松树枝,内垫以松针和羽毛。巢小而坚实,呈圆而厚的皿状或盘状,距地面的高度为10-20米。每窝产卵5-6枚,卵的颜色为浅蓝白色,被有少数小的紫褐色斑点,尤以外端较密。经孵化后的卵为灰白色。亲鸟在孵卵期间有强烈的护巢行为,当发现有人进入巢区时常表现出向人攻击的姿势或俯冲过来。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观测记录
2023年3月,厦门市观鸟协会发布了2023年1月厦门市野生鸟类多样性监测月报。数据显示:1月份厦门市野生鸟类多样性监测记录到野生鸟类日本松雀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