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樱花(学名:Prunus × yedoensis Matsum.),别名樱花、日本樱花、吉野樱等,为蔷薇科李属的一种乔木植物。其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边有尖锐重锯齿;花序伞形总状,先叶开放;总苞片褐色,椭圆卵形;苞片褐色,匙状长圆形;萼片三角状长卵形;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椭圆卵形,先端下凹,全缘二裂。核果近球形,黑色,核表面略具棱纹。花期4月,果期5月。
植物学史
东京樱花也就是日本所说的“染井吉野樱”,是日本于19世纪培育出的樱花品种,其中染井是培育出它的地名。在引入中国栽种时,根据当时的植物中文名命名习惯,将染井吉野樱改称为东京樱花。据记载,东京樱花的母本是大叶早樱(Prunus × subhirtella Miq.,又名江户彼岸),父本是大岛樱(Prunus speciosa (Koidz.) H.Ohba)。
形态特征
东京樱花为乔木,高4-16米。
茎
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
叶
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长5-12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尾尖,基部圆形,稀楔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渐尖,有小腺体,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稀疏柔毛,有侧脉7-10对;叶柄长1.3-1.5厘米,密被柔毛,顶端有1-2个腺体或有时无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被柔毛,早落。
花
花序伞形总状,总梗极短,有花3-4朵,先叶开放,花直径3-3.5厘米;总苞片褐色,椭圆卵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两面被疏柔毛;苞片褐色,匙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2-3毫米,边有腺体;花梗长2-2.5厘米,被短柔毛;萼筒管状,长7-8毫米,宽约3毫米,被疏柔毛;萼片三角状长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边有腺齿;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椭圆卵形,先端下凹,全缘二裂;雄蕊约32枚,短于花瓣;花柱基部有疏柔毛。
果实
核果近球形,直径0.7-1厘米,黑色,核表面略具棱纹。
分布范围
东京樱花原产日本北海道、本洲、九洲等地。中国广为引种栽培,在北京、西安、青岛、南京、南昌等城市庭园栽培,尤以华北及长江流域各城市引种栽培最多。
生长环境
东京樱花常生长于森林边缘、城市林地以及其他易受人工干扰的地区。
生长习性
东京樱花喜阳光和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抗寒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生长,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对烟及风抗力弱。
繁殖方式
东京樱花繁殖主要以嫁接繁殖为主,常用樱桃、山樱桃的实生苗作砧木嫁接多按砧木嫁接部位高低,分低位切接法和高位切接法两种。低位切接法适用较小的砧木;高位切接法常用在树体高大,具一定树体形状的砧木上实施换冠嫁接,以早期形成园林效果。实施高接换冠的砧木树龄最好在6年生以内。切接时间在早春东京樱花萌芽前,选取1年生健壮的枝条作接穗进行切接。小苗接活后经3-4年培育可出圃。
栽培技术
选地
东京樱花种植宜选择阳光充足、避风向阳地栽培,种植宜疏。
水肥管理
定植时应施腐熟厩肥做基肥。生长期间注意浇水、中耕除草。每年夏末秋初花芽形成期及开花前分别松土培根,并施肥1次,每株施硫酸铵0.5-1.0kg。可大片栽植,亦宜用于绿篱或三五株从植和孤植点缀。
病虫防治
东京樱花病害较少,雨季应注意排水主要虫害有蚜虫、蚧壳虫为害嫩枝,应尽早剪除附有虫的枝条,并喷乐果等农药防治;另有天牛危害树干、金龟子危害树叶,可用敌百虫粉拌毒饵诱杀成虫并喷乐果防治。
下级分类
翠绿东京樱花
翠绿东京樱花(学名:Prunus × yedoensis var.nikaii Honda),嫩枝无毛。叶卵状椭圆形,新叶、花柄、萼均为绿色。花为纯白色,花比原种早开半月。
垂枝东京樱花
垂枝东京樱花(学名:Prunus × yedoensis f. perpendens Wilson),小枝长而下垂。
近种区别
东京樱花母本为大叶早樱,父本为大岛樱,这几种樱花的主要区别可见下表:
主要价值
园艺价值
东京樱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宜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还可作小路行道树或制作盆景。
其他价值
在日本,东京樱花鲜花瓣可磨成花蜜制作果酱和调味品。其也是一种天然的美容佳品,可以收缩毛孔,也能平衡皮肤的油脂,能让皮肤变得水嫩细滑。东京樱花中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含量都很高,这两种维生素都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细胞,对美容肌肤作用特别明显,在东京当地有多种用东京樱花制成的美容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