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级导弹艇
导弹艇
隼级导弹艇(英语:Hayabusa-class missile patrol boat,日语:はやぶさ型ミサイル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隶下的一型泵喷射推进系统高速导弹快艇。
发展沿革
日本在1986至1990年间执行的“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中,建造18艘新一代导弹快艇(后减为9艘),配属于面向苏联与中国的大凑舞鹤佐世保等三个地方队,头三艘就是采用水翼设计的导弹快艇1~3号(即“一号型水翼导弹快艇”),全数配备于大凑地方队。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一号型导弹快艇却暴露 续航力与耐波力严重不足、水翼结构过度复杂难以维修等问题,因此日本海自终止了这型导弹快艇的建造,重新评估并设计一种能满足需求的导弹快艇来装备佐世保与舞鹤地方队,这就是隼级。受到1999年的朝鲜间谍船只侵入日本领海事件的刺激,日本海自更加强调攻击或驱离小型船只的能力,并立刻反映在隼级的设计中,具体的措施包括设置防弹装甲、加装激光红外夜视系统及卫星通讯系统、提高最大速度等。
日本海自的小型作战舰艇一向仅被赋予编号而无舰名,但隼级却明显例外,足见日本海自对其寄望甚深。隼级的命名为“鸟名”,从日本帝国海军时至今一直用于小型作战舰艇上,例如日本帝国海军时代的鱼雷艇或今日日本海自的巡逻舰(PC)等。
设计特点
艇体设计
由于一号型水翼快艇设计失败,在水文条件复杂的日本海续航力与耐波力不足,因此海自放弃了水翼船体的设计,但也没用中国022型导弹艇的双体穿浪式设计,因为在双体船上,日本很早就有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日本周边海域海况恶劣,四至五级海况司空见惯,冬季甚至屡屡出现10级以上的恶劣海况,对日本民间早期双体船摸索上产生了惨痛的教训和经验。理论上,双体船的长宽比低,横向稳定矩力高,但也正因为先天过稳,在高海况情况下反而产生摇晃周期缩短(频率增加)或摇晃加速度高、乃至摇得奇形怪状,舒适性反而远不如传统单体船 ,也妨碍到船电与武器系统的稳定。
日本航运业投资尝试双体船时,就被上述问题整惨,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例如日立)。因此海自乃至日本船舶航运业一直对双体船持着怀疑与保留的态度。而且由于1999年朝鲜间谍船入侵事件发生后,日本防卫省将隼级的极速要求提高为44节,因此必须使用三具燃气涡轮,三轴推进,因为双体船船只有两侧船体吃水,各容纳一个推进器,但是第三个推进器就难以配置,因此隼级导弹艇采用了传统艇型与先进半滑航船体。
隐身设计
隼级的船楼构型像是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的缩小版,同为封闭式构造,并采用向内倾斜的造型设计以降低RCS;此外,隼级的反舰导弹发射器与卫星通讯系统支架的外侧装备拥有倾斜角度的轻质合金板,水喷射推进系统的转向支柱采用菱形截面,并使用造型类似于改良型金刚级驱逐舰的倾斜式轻质合金桅杆等设计,均是为了降低RCS。为了降低被敌方侦知的机会,隼级在设计阶段就大量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减少船舰发出的整体讯号。
动力设计
动力方面,隼级采用三具美国GE授权石川岛播磨重工生产的LM-500-G07燃气涡轮,单台功率5400马力;带动三具三菱重工制造的MWJ-900A可转向式水喷射推进系统,使其拥有44节的极速,灵活度也相当良好;不过采用水翼设计的一号型艇仅装备一具LM-500燃气涡轮,便拥有46节的最大航速,传统排水式设计与水翼设计在高速性能的差距可见一斑。
采用高功率燃气涡轮不仅让隼级追得上绝大部分的敌对船只,也能获得最好的快速反应性(可由停机状态直接启动并加到全速,不像柴油机需暖机30分钟左右才能开始航行)与加速度,在港内接获命令后便能立刻以最大速度出击,不过燃气涡轮的燃料消耗较不经济,也使隼级必须采用比一般柴油机推进导弹快艇更大的烟囱。为了防止烟囱排出的热废气被吸入烟囱后方主机进气口,烟囱顶部后端比前部略为增高,烟囱两侧并设置辅助进气栅。
船电设计
隼级使用新型OYQ-8B模块化战斗系统,这是金刚级驱逐舰的OYQ-8宙斯盾战斗系统的缩小改良版,以美制AN/UYK-44主计算机作为核心,并大量采用商用电子组件,不仅能降低购置成本,未来进行更新或提升时直接使用民间市场现货即可,无须大费周章重开生产线,利于后勤维修与性能提升。OYQ-8B整合了资料鍊,可与友军作战单位进行实时(Real time)的资料传输,使得隼级不一定需要本身雷达接触目标,便能发射反舰导弹作战。侦测系统方面,隼级的舰桥上方装有一具FCS-2-31射控雷达,用来导控舰首的OTO-Berda 76mm舰炮。隼级另一项重要的感测装置是一具OAX-2红外线热成像夜视系统,可在恶劣天候下追踪并识别目标,并作为高强度电子干扰环境下用来代替雷达的后备侦测系统。隼级设有NOLR-9B电子支援系统(ESM),使本级艇在只依靠友军单位从数据链传来的目标信息,或根据ESM截获敌方雷达讯号而得知敌舰方位,在雷达静默的情况下接近敌舰并实施突袭。为了确保在遭受敌方攻击的存活性,隼级的舰桥后方两侧各装有一具MK-36干扰火箭发射系统,以无源电子反制配合高机动闪避措施来躲避敌方的制导武器。
武装设计
武装方面,隼级的反舰导弹数量与一号型艇相同,但是火炮武装则较后者大幅强化,使其拥有良好的多重任务能力并满足未来日本近岸防御的各种需求。本级舰舰首装有一门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紧凑快速型,由意大利奥托·梅莱拉公司授权日本制造,供弹与冷却装置由日本自行设计(与原厂设计不同),而其多面体隐身外型的炮塔壳则由奥托·梅莱拉原厂制造。这门76mm舰炮射速为100发/分,介于原装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的标准型与超快速型之间。此外,隼级的舰桥后方两侧各设有一门附有防盾的12.7mm重型机枪,由人力操作,能在必要时进行警告射击。在反舰导弹方面,隼级的艇尾装有两组日本自制的双联装SSM-1B 90式反舰导弹发射器,此种反舰导弹与美制鱼叉导弹同级,最初打算采用经过隐身设计的发射管,不过最后由于成本因素而作罢。因此,隼级不仅具备在视距外击毁敌舰的能力,也能在近距离以强大的火炮压倒大部分的可能对手,有效担负攻击、驱赶小型船只的任务。
隼级的船楼与烟囱之间放置了一艘十人座多用途小艇,可用来执行临检、搜查等任务;不过从这艘小艇的外观判断其耐波力与航速都不高,似乎只能在受临检船只停船时使用,不适合用来追击高速目标。
基本数据
服役动态
由于隼级的推进系统与作战装备相当高档,因此价格也十分高昂,平均每艘价格7000万美元左右。2002年3月25日,第一批两艘隼级快艇(PG-824、825)正式加入日本海自的行列;第二批两艘(PG-826、827)于2003年3月服役,而最后两艘(PG-828、829)则于2004年3月成军。在2008年6月6日,一号型艇的一号(PG-821)、二号艇(PG-822)除役,但海自并没有立即增建导弹快艇的计划,而是将原本部署于舞鹤佐世保地方队的隼级各抽调一艘至大凑地方队,以填补一号与二号艇的空缺。
本级各艇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2 17:19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