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孕流产
医学名词
所谓流产,妇产科医生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妊娠。阴道出血是流产的最主要症状之一。早早孕流产就是指精子虽然与卵子结合了,但在妇女知觉已怀孕以前就已发生流产。妇女以为是月经来潮,临床上称之为早早孕流产或亚临床自然流产。
早孕反应
在临床上来讲,通常情况下,女性在怀孕以后40天会出现轻微的呕吐现象,不过,早孕反应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会在一个月左右出现呕吐症状,有的人也会整个孕期都没有呕吐现象。怀孕以后,有的人嗜睡、有的人怕冷、有的人闻到油味会觉得不舒服。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停经6周以后,一般持续到怀孕3个月。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这和个人激素有关,有的人早孕反应时间比较长,直到16-18周才消失。
避免方法
(1)首先要看孕妇有没有习惯性流产即学术上称为反复自然流产(简称RSA),这个是由于有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引起的。有43种疾病可最终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发生。习惯性流产的分类及症状是 早期原发: 首次怀孕起,即在停经 12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早期继发: 曾有正常妊娠,在停经 12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晚期原发: 首次怀孕起,即在停经 12~28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晚期继发: 曾有正常妊娠,在停经 12~28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2)其实是避免服用药物尤其是西药。是药三分毒说的就是副作用,绝大多数的药物对孕妇都有影响的,极容易造成流产和畸形的产生。如利眠宁、安定、苯妥英钠、激素类药、抗肿瘤、抗癫痫、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等等。
(3)还有病毒感染,怀孕初期2—3个月,胎儿对病毒十分敏感,因为一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风疹病毒等均可引起胎儿畸形。如果患活动性结核病、肝炎,宜终止妊娠。病毒对胎儿危害之大,是各种病源中所罕见的。毒力最大的病毒有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流感等十几种。怀孕早期如感染了这些病毒,会造成胎儿严重的多发畸形。因此孕早期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预防病毒感染,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孕妇要避免感冒、风疹。
有毒化学物质 过多接触洗涤剂,容易造成流产,也应引起注意。放射线、同位素、化学工业毒物如苯、氯丁二烯、亚硝胺、铅以及剧毒农药均有致畸作用。从事化工生产或接触有毒化学品的孕妇,应尽量调换工作。
注意事项
1、饮食不当 像山楂易刺激子宫的收缩而引起流产,油条(主要因为街头的油来路不明)在制作中加了明矾,明矾是铅的有机物,铅会增加痴呆儿发生的几率,故应少吃油条。还要忌吃热性食物及作料,如小茴香、八角、茴香、花椒、桂皮等,以免发生便秘。
准妈妈要禁烟禁酒,烟酒易造成流产的几率、早产和“兔唇宝宝”(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
2、情绪不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孕妇所处的整个环境都与胎儿有关,胎儿环境应包括孕妇心理状态、家庭居住生活环境、身心健康等条件。母亲如经常处于强大的声音刺激环境中,可导致胎儿的过度活动,有碍胎儿的发育。孕妇的情绪对胎儿发育起着很大的作用,情绪紊乱、忧伤、惊恐易引起各种合并症。例如孕妇焦虑可使出生后的婴儿多动、易激怒、好哭闹。夫妻吵架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影响胎儿胯骨的发育融合而发生腭裂。
3、 产前不检查 产前检查能及早发现并预防疾病,保护孕妇健康。妊娠后,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母体各个器官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是生理的,也可以是病理的。如果母亲在妊娠的同时,合并心、肾、肝、肺等重要器官疾病,就可能危及母子健康以至生命。产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畸形,适时终止妊娠,也可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适时给孕妇以生活、卫生、保健指导。怀孕早查,可预防遗传病,特别是高龄孕妇,更应及早进行检查。怀孕3个月起应每月检查一次。
B超黑白比彩色好,也要少做,一般两次分别在建小\u5927卡时,就可以确定宝宝生长情况。
除预产期前一周必须要验血以确定麻醉剂量外(最好开二指(2cm)进行椎管半麻,不然你爱人身体会吃不消),其余检测可以只验尿不验血。
主要症状
早早孕流产主要是因为精卵结合后还未着床或着床后受精卵着床不深就进行性交或妇女受到剧烈与精神刺激,外力搏击,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胚泡脱落。早早孕流产症状是一向月经正常,如某此月经推迟或延后,经血中有紫块,很可能属于早早孕流产。
临床可诊断妊娠大约是在受精后3-5周。未能识别的自然流产是发生在受精卵运转、着床及着床的这段时间,约7天左右。早早孕流产发生率较临床诊断的自然流产发生率高一倍以上。
一般情况下早早孕流产比较难判断,早孕试纸具有一定的检查意义,如果显示是阳性受孕的可能比较大,可进行抽血检查,明确血HCG的数值,结合早早孕流产症状结合相关检查予以判断。如果发生早早孕丢失,一个月后才能同房但要避孕,三个月后才能怀孕。否则易导致妇科病
参考资料
早早孕反应有哪些? .黄石东方女子医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31 23:58
目录
概述
早孕反应
避免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