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霍夫曼斯塔尔著,全诗共九节,结构整饬,意象清新隽永,诗意盎然,耐人寻味。在叙述上保持了一种朴素直接的表达方式,没有过多的词语修饰,亦没有那些浮于语言表层的装饰性词。全诗节奏技巧运用出色,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诗歌在第一节开篇就点明诗歌所要描写之物——“春风”。“春风”的到来好似一种神秘的力量穿透万物,给自然界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所有奇异的东西都将“投入春风怀抱”。;下面第二节至第六节中一连出现六个代词“它”,描绘了“春风”一路走来,在它的吹拂下自然界的事物都发生奇异的改变。而到诗歌的第六节结束,“春风”又默默地飞过大地,来到低语的房间”,吊灯的微光行将熄灭。这时“春风”在给自然界的万物带来洗礼之后开始抵达个体居住的地方——这“低语的房间”。诗人描写的精之处就在于他不但注意到外部世界的变化,而且他还能表现出“春风”所之处给人们内心所带来的感受。
诗的第七节,是对第一节在结构上的重复,也是诗人从内容方面所作有意强调。它以一种回环重复的语句强调“春风”所到之处给整个世界来的变化。:中,复迭是一种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对同一物象、同一事件、同—一话语的反复强调,能加深人的印象与情感浓度,酿出浓稠的情,给人回肠荡气的感动。“春风”在飞翔,“春风”在呼唤,“通过平坦、/光的林荫道,春风驱赶/苍白的阴影缥缈。”诗人福笔锋一转,不无神秘写到了“自从昨日夜深/来自春风前来的地方”的一股芳香。其实,这并神秘,
春天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奇妙力量改变着这个世界,让整个自然界漾着鲜活的气息,而“春风”就是这力量之源。
此外,如果我们再作一点延伸性的分析,似乎又能给诗歌的解读带来一种阅读上的快感。在诗歌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两个关键性的词语,一个是诗歌题目:早春;另一个就是:林荫路。“春风”到来标志着
春天的开始,个自然界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诗中的“林荫路”暗指艺术之路,正是因‘春风”的“吹拂”使整个“林荫路”上的一切自然之物发生神奇的改变,从而使世界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机和活力。“春风”涤荡着这条充满生命的“林荫路”,引发出一种幽然之思。
第二至第六节中一连出现六个代词“它”,使整首诗歌节奏紧凑,增强了语言气势,阅读起来犹如春风吹过,跌宕起伏。而全诗第七节和第一节的重复,使诗歌在整体结构上出现一次回旋和延宕,更深化了诗歌主旨,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奥地利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其诗优美的抒情,迷人的语言和梦幻的情调立即引起轰动,被称为新浪漫主义神童。写于19世纪末的作品《诗选》、诗剧《昨日》(Gestern)、《提香之死》(Tod des Tizian)、《傻子和死神》(Der Tor und der Tod)、《白扇子》等受唯美主义思想影响,主人公多为病态的幻想家。1900年以后,开始改变消极情绪和纯艺术倾向,但又遁入过去,用精神分析和现代表现手法来革新希腊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和巴洛克戏剧,除改编多部古希腊悲剧外,还发表剧作《每个人》(Jedermann)和《萨尔茨堡的世界大舞台》等。曾与作曲家R·施特劳斯合作完成《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
没有影子的女人》、《埃及的海伦娜》等许多歌剧,闻名于世。他编选的《 德语小说选 》、26卷小开本《奥地利文库》、《德语读本》,为推广优秀文学遗产作出了贡献。他的作品还有《第672夜的童话》、《尚多爵士致弗朗西斯·培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