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宇宙,是天文学专有名词,属于07星系和宇宙学范畴,英语译作early universe,通常指
大爆炸宇宙论中复合期以前的宇宙。
图1来自NASA / ESA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这张图片显示了星系星团MACS J0416。这是哈勃边疆场计划正在研究的六个星系团之一,该程序产生了有史以 来最深的引力透镜图像。科学家使用集群内部的光(蓝色可见)来研究暗物质在星团中的分布。
2013年12月,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一名科学家经过计算后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500万年,液态水(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或许就已在岩石行星上形成。因此,在宇宙还处于襁褓期时,“外星人”可能就已经存在,“整个宇宙曾经是一个生命的孵化器。”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亚伯拉罕·勒伯认为,在早期宇宙中,让水保持为液态所需要的能量可能来自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大爆炸的余晖)而非来自主星。尽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仅为2.7开尔文(约为零下270摄氏度),但勒伯表示,在宇宙大约1500万岁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让整个宇宙的平均温度保持在300开尔文(约为27摄氏度)左右。
勒伯说,那时,岩石行星或许就已经在宇宙的凹处存在。这些地方的物质极度稠密,使大质量但短命的恒星得以形成,从而促使这些凹处富含行星形成所需的更重元素。他认为,这就使宇宙存在一个200万年或300万年的宜居期,在此期间,不管其距离恒星多远,所有的岩石行星或许都能让水维持在液态。因此,他认为:“整个宇宙曾经是一个生命的孵化器。”
科学界对勒伯的研究众说纷纭。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生物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亚瑞兹斯基表示,他不相信,在一个各处几乎一样温暖的宇宙中,生命能够存在。他强调称,地球上的生命不仅依靠太阳发出的热生活,也依靠冷的微波背景辐射生活(提供了一个冷源)。塔夫斯大学的宇宙学家亚历山大·维兰金说,对于智能生命的出现而言,几百万年太短。而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则认为,生命的适应能力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强。他说:“如果你足够聪明,任何地方其实都宜居。”
这个想法最早由布法罗大学的
理论物理学家德扬·斯托伊科维奇(Dejan Stojkovic)在2010年提出。他的团队认为,早期的宇宙单一且微小,是一维的(像一条直线),然后膨胀成二维(像一个平面),然后再形成我们如今生活的三维空间。
在《物理评论快报》的一份新论文中,斯托伊科维奇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一种可证明“维度消失”的假设是否正确的实验。因为光和波传播到地球需要时间,所以,当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时候,本质上是在回望过去。在一维或二维空间,引力波无法存在。所以,斯托伊科维奇博士认为,已计划完善的引力波观测站(LISA)无法发现任何早期宇宙的引力波。LISA全称为空间天线式
激光干涉仪(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是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太空总署的合作项目,将于2016年开始工作。
这个理论指出,大爆炸后的早期宇宙,充满了高能量,反而有较少的维数。这也可以解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不兼容。量子力学通常描述宇宙的小规模,而广义相对论擅长描述宇宙的大规模。同时也指出随着宇宙的膨胀,将会增加第四个维度。
斯托伊科维奇博士称:“物理学家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30年,但现在的想法也不足以解决他们的困惑。我们应该考虑到该理论是否有系统性的错误,然后去发现更根本的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