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
唐代张谓或戎昱诗作
《早梅》是唐代诗人张谓(一说戎昱)的诗作。此诗着重写出了“早”字,诗人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 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全诗运用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表现出悠悠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作品原文
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⑴,迥临村路傍溪桥⑵。
不知近水花先发⑶,疑是经冬雪未销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白玉条:形容开放的梅花像白玉装饰一般。
⑵迥(jiǒng):远。村路:乡间小路。傍:靠近。
⑶不知:一作“应缘”,犹言大概是。发(fā):开放。
⑷经冬:经过冬天。冬,一作“春”。销:通“消”,融化。
白话译文
一树梅花凌寒开放,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流桥边。
人们不知道梅花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是经过严冬而尚未融化的雪。
创作背景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诗创作契机不详,创作年代也无法考证,甚至作者尚存争议:一说盛唐的张谓,一说中唐的戎昱。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全诗从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
“一树寒梅白玉条”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花开之早,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像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此句既写出了寒梅的形神,又照应了“寒”字。
“迥临村路傍溪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这样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初见桥边早梅的感受。“不知近水花先发”是承上两句对早梅的铺写之后的转折,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不知”的缘由,用一“疑”字,更为传神,它将诗人那时的惊喜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这就与首句的“白玉条”紧密呼应,喻比出梅花的洁白和凛然不屈的形象和品格,从而含蓄婉转地把诗意落到实处,使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人们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季节(早春)、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并借助像“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这首诗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这首《早梅》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名家点评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到作迟想,妙!妙!
北宋官方编撰《宣和书谱》:(昱)作字有楷法,其用笔类段季展,然筋骨太刚,殊乏婉媚,故雅德者避之。尝自书其自作《早梅》诗云:“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岂有得于此者?宜其字特奇崛,盖是挟胜气以作之耳。
作者简介
张谓,唐代诗人。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天宝进士。入封常清安西幕。乾元中以尚书郎使夏口,曾与李白于江城南湖宴饮。大历时为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戎昱,唐代诗人。荆南(治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漫游荆南、湘黔间,又曾客居陇西、剑南。大历初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时谪为辰州刺史。后任虔州刺史。诗多吟咏客中山水景色和忧念时事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8 13:4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