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蚂蚱草 (学名:Silene jenisseensis Willd. )是
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又名旱麦瓶草。多年生草本。花期7-8月,果期8-9月。产东北、华北地区,朝鲜、蒙古、俄罗斯也有分布。根入药,称山银柴胡,治阴虚潮热、久疟、小儿疳热等症。
形态特征
根茎:根粗壮,木质。茎丛生,直立或近直立,不分枝,无毛,基部常具不育茎。
叶:基生叶叶片狭倒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长5-13厘米,宽2-7毫米,基部渐狭成长柄状,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近基部具缘毛,余均无毛,中脉明显;茎生叶少数,较小,基部微抱茎。
花:假轮伞状
圆锥花序或
总状花序,花梗长4-18毫米,无毛;苞片卵形或披针形,基部微合生,顶端渐尖,边缘膜质,具缘毛;花萼狭钟形,后期微膨大,长8-10 (-12)毫米,无毛,纵脉绿色,脉端连结,萼齿卵形或卵状三角形,无毛,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膜质,具缘毛;雌雄蕊柄被短毛,长约2毫米;花瓣白色或淡绿色,长12-18毫米,爪狭倒披针形,无毛,无明显耳,瓣片叉状2裂达瓣片的中部,裂片狭长圆形;副花冠长椭圆状,细小;雄蕊外露,花丝无毛;花柱外露。
果:蒴果卵形,长6-7毫米,比宿存萼短;种子肾形,长约1毫米,灰褐色。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50-1 000米的草原、草坡、林缘或固定沙丘。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西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沿岸)。
主要价值
《内蒙古植物药志 第一卷》记载
【中药名】 旱麦瓶草
【蒙药名】 希日一苏古恩乃一其黑
【别名】 麦瓶草、山蚂蚱、山银柴胡
【产地产量】 产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东部、大青山、蛮汗山、乌拉山。产量较多。
【入药部分】 根入药。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切片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 根呈圆柱形,直径0.5~1厘米,根头部有小疣状突起,或有茎残基。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有细纵皱纹。体轻,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弱,味微甜。
【化学成分】 全草含有皂甙、
黄酮类化合物、微量生物碱以及蛋白质、淀粉和糖类。
【性味功能】 中药味甘、苦,性凉。清热凉血,除骨蒸。
蒙药味苦、辛,性平。开窍,清肺。
【主治】 中药治阴虚血热,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盗汗,羸瘦。
蒙药治肺热,耳聋,鼻塞症,鼻干,鼻息肉。
【用量用法】 中药5~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蒙药多配方用。
【藏药】普坡孜:全草治肺结核,疟疾发烧,肠炎,痢疾,
月经过多,淋病《藏本草》。
【朝药】旱麦瓶草:根治阴虚劳热,久疟,小儿疳疾,肝炎,慢性病低热《朝药录》。
旱麦瓶草:根治结核性发热,盗汗《图朝药》。
花果期
花期7-8月,果期8-9月。
变型和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