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乐濛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
时乐濛(1915年12月20日—2008年6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1938年1月到延安,在“鲁艺”音乐系学习指挥和作曲,同时担任延安市音乐工作委员会主席和延安女子大学部队艺术学院音乐教员。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河南军区伊洛支队宣传科长,1945年任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教育科长。
人物简介
时乐濛,原名时广涵。1915年12月20日出生于伊川县酒后乡酒后村。
1928年,年仅13岁的时乐濛考入河南开封师范学校艺术科学习音乐。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他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4年毕业。翌年到郑州任小学和中学音乐老师。他对河南豫剧、越剧、曲剧、平调、二夹弦、坠子等民间戏曲、曲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8年,时乐濛赴延安报考了鲁艺学院音乐系,师从音乐大师冼星海学习指挥和作曲。期间他曾指挥了《黄河大合唱》等几个大型合唱节目。在延安歌咏比赛中,他曾获得青年指挥奖。他利用民间曲调创作了《拥军花鼓》、《兄妹开荒》、《胜利腰鼓》和大型秧歌剧《血泪仇》、《周子山》、《下南路》等优秀作品。为了讴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他还谱写了《毛泽东之歌》,歌颂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1940年5月他鲁艺毕业后留校任音乐指挥,兼任延安女子大学及部队艺术学校教员、延安市音乐工作委员会主席等职。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0月,时乐濛被调到部队从事政治工作。在血与火的武装斗争年代里他谱写出了《嵩北大队长张天荣》、《西南五唱》、《进军曲》第一大批优秀作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陕西省洛南县县委宣传部长,“嵩北大队”政治指导员,嵩北区区长,伊洛支队宣传科科长。
1946年6月25日,在中原突围中,他参加了流水沟战斗,不幸身负重伤,两次立大功。1949年国庆节前夕,他在党组织领导的撮合和安排下与夫人王利军喜结良缘,至此他谱写了一首炙人名作《三套黄牛一套马》,此曲曾一度震惊中外,传唱大江南北。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教育科长,豫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文工团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西南军区文工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艺术指导和歌舞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1952年,他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文艺汇演,他谱写的《歌唱二郎山》、《英难们战胜了大渡河》荣获全国歌曲评奖一等奖,《刺刀擦亮保国防》获得了二等奖,同时还谱写了《请用这杯茶》、《四唱成渝路》、《大西南好地方》等大量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曾一度震动了全国乐坛,他也因此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荣誉称号。1953年初春,时乐濛夫妇被调入北京,担任总政文工团艺术指导。在1954年至1956年间,他接连创作了《黄继光大合唱》、《邱少云大合唱》、《长征大合唱》等大型合唱歌曲及《小河淌水》、《爱的是劳动》等音调优美的抒情歌曲。同时时乐濛还担任了《黄河大合唱》电影音乐片指挥。他为电影《蒙亲记》谱写的插曲《社会主义放光芒》荣获电影歌曲创作最佳奖。
1979年被评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1980年任《歌曲》月刊主编。1982年,在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担任总策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中,时乐濛担任该剧领导小组成员,兼任该剧作曲组组长,并亲自谱曲了《南湖的船,党的摇篮》、《祖国英雄颂》等,并于1983年举办了“时乐濛作品音乐会”,在当时音乐界引起巨大的轰动。1991年,他出版了《时乐濛作品专辑》,1993年4月,由文化部主管的“中国轻音乐学会”正式成立,时乐濛担任学会主席。1995年,时乐濛为出版的《中国乐海歌丛》作总序,中国唱片总公司举行了“金唱片奖”颁奖大会,时乐濛喜获优秀创作奖。
2001年,他在85岁高龄时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奖”。
2008年6月16日15时15分逝世,享年93岁。
亲属关系
夫人王利军,1949年2月,解放军打过长江前夕,在豫西报社工作、年仅17岁的王利军,投笔从戎,参加了豫西军区文工团,而那时该文工团的团长正是时乐濛。在部队首长的撮合下,时乐濛和王利军借用老百姓的青砖向阳瓦屋结婚。
亲友回忆
孙慎:在生活上乐濛也是一个非常守纪律的人。1982年我和他一起参加应日中友好协会邀请的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回国时该会负责人之一的日本著名音乐家团伊玖磨先生赠送乐濛和我各一架台式电子琴,尽管这一礼物对作曲家的创作来说有一定的帮助,但外事部门规定一切礼物均须上缴,他毫无异议照办,这说明他是一个非常遵守纪律的人。
沈尊光:时老于1979年至2002年,20多年来一直兼任音协两个部门的主管领导,不但分文不取,还自备小车,自带饭票。《歌曲》稿件他按期终审,表委会活动他积极参加。对工作要求严格,原则性强,又不失灵活性,讲求实效。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无论是专业音乐,还是群众音乐活动、各种音乐会、各类音乐比赛,只要时间能安排开,他都热情支持,有求必应。人们都说时老好像长了三头六臂。音乐界的重要活动,准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常说:“音协就是音乐家的家,为他们服务是应该的。”乐濛同志办事极为认真,也特别专注。一次到外地出差,一有时间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东西。正在冥思苦想,突然电话铃响了,他拿起电话:“喂,找谁?”“找时乐濛!”“好,你等着。”他放下电话,开门就喊:“时乐濛,时乐濛——电话!”喊声惊动了隔壁的同行,“你找谁?乐濛同志”“啊啊,原来我就是时乐濛,哎!”这才恍然大悟。乐濛同志就是这样的可爱。和他在一起工作,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那时,音协表委会的四员大将:李航、高泽顺、冯卉、李妲娜,在乐濛同志的指导下,工作有声有色,他们深感有这样的领导腰板硬,好办事。
对待年轻人,时老几十年来一直给予满腔热忱地扶植。施光南王酩王立平谷建芬王世光张丕基郭成志、付林、姚明、温中甲徐沛东、刘青、王佑贵……数不胜数,当年这批中青年作曲家, 数不胜数,当年这批中青年作曲家,几乎无一不在他的羽翼下沐浴阳光。许多词作家、歌唱家也不例外。毫不夸张地说:音乐界老老少少都是时老的朋友。
社会评价
傅庚辰:时乐濛同志是总政歌舞团的首任团长,是总政歌舞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他的任上,是总政歌舞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向辉煌的时期。周恩来总理等中央和军委总部领导都很喜爱这个团体,国内外一些重要演出活动往往都交给总政歌舞团来担任,甚至每逢周末,总政排演场举行的舞会,也是首长们经常喜欢光临的地方,首长们甚至熟悉歌舞团许多演员,能叫出许多演员的名字。在讨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队伍组成时,又是周恩来总理点名让总政歌舞团为主来参加创作演出,时乐濛同志既是作曲又是音乐方面的负责人,他也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领导成员、音乐负责人和主要创作者之一,他对总政歌舞团的队伍建设建立了历史的功勋。他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歌唱家寇家伦、苏盛兰、徐有光、李双江的成长都和他分不开。战争年代他多次立过战功,和平年代他又多次受奖,曾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首作品被评为全国创作一等奖;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事业的开拓者,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被称誉为“音乐大师”。
魏风:时乐濛同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受了考验,为我国、我军的文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时乐濛同志曾获得罗马尼亚勋章,立过两次大功,获得“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离休后,于1994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奉献了一生,战斗了一生,他创作的《歌唱二郎山》、《红军想念毛泽东》等歌曲经久传唱,受到几代人的热爱。他热爱党、热爱军队、热爱音乐事业,全心全意支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他尊重组织,对同志满腔热情,平易近人,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受到同志们的爱戴和敬重。
时昭晖:伯父安详地走了,留下的是您的歌声,您的真诚,您的质朴,您的乐观,您的热情和您那幽默动人的许许多多小故事和小片段。伯父安详地走了,在您长达7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辉煌与平凡、光荣与苦难交织在一起;您历经风雨,饱经沧桑;您对生活和待遇的要求总是很低很低,但您对事业和工作的要求却总是很高很高。
个人作品
在几十年的乐坛生涯中,他创作了以军事题材为主的歌曲、电影、歌剧、舞蹈、器乐曲500余部(首),除主持和参加了1964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的音乐创作外,有较大影响的作品还有歌曲《社会主义放光芒》、《团结战斗》、《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海岸哨兵》、《心中的玫瑰》、《花溪水》。 《不朽的战士黄继光》、《雷锋》、《小河滴水》、《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大合唱《祖国万岁》。 《长征大合唱》;歌剧《两个女红军》、《杜鹃山》;舞剧《湘江北去》;电影插曲《探亲记》、《五彩路》、《万水千山》, 《侦察兵》,《柳暗花明》、 《泪痕》及器乐曲《湘江乐》等。
参考资料
时乐濛 - 河洛丰碑.洛阳党史方志网.
忆老友时乐濛同志.中国艺术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3 15:5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