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
201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中篇小说。
内容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昂代斯玛先生年过七旬,他和最后一个妻子晚年所生的女儿是他的最爱。妻子离开了他,女儿瓦莱丽是他唯一的希望和安慰。
昂代斯玛先生在乡下的村子边为他的女儿买了一幢房子。他女儿想在房子的前面建一个可以看到山谷的露台,并联系好了一个这个露台工程的承包人和父亲见面。这天下午,昂代斯玛先生坐在房子前面的藤椅上等着米歇尔。阿尔克先生,约好要和他商量建造露台的事宜,但是阿尔克先生却迟迟没有出现,而他的女儿开车将他送到山上之后就到山下广场跳舞去了。于是昂代斯玛先生等待着建筑商,同时也等着女儿上山来接他回家。就在这等待的几个小时中,昂代斯玛先生回忆着往事,起伏的思绪在山中光影的不断交错中营造出惆怅的氛围,预示着一个衰老不堪的富有者布满阴影的老年光景。
昂代斯马先生坐在一个孤独的房子前,在一座孤独的山里。远处不断传来歌声,昂代斯马先生回忆着,他的爱,疯狂地付出,透射在一头金发的女儿身上。一个黑洞,深不见底。这样的疯狂,欲望。爱的欲望。产生于缺失与依赖的欲望。除了女儿,他不知如何安放心中漫溢的情感。一座房子不算什么,他有钱,他可以买。买下整座山,甚至整个小镇。只要女儿愿意,他能付出的他都愿意付出。只要,只要女儿不离开,不长大,不从他手里脱离变成另一个男人的宝物。是的,他有钱,很富裕。但是,他怎么买也买不到女儿的爱。歌声不断传来,一首爱情的颂歌,多么优美的旋律,仅仅是文字就可以让人听见天籁。昂代斯马先生不断构想女儿,那个在建好的露台上活动的她,那个在水塘边玩耍的他,那个贪馋的她,永远不会长大就连女儿的车停在了广场上都刻意不看:他拒绝失去。他顽强抗争。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创作背景
杜拉斯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和新小说派兴起的年代,所以《午后》受到同时代作家的影响,具有时代的印记。
作品鉴赏
小说情节简单如此,若以传统小说的手法来创作,恐怕极难有施展空间,而杜拉斯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展开,写成了一部洋洋洒洒、寓意深刻的中篇小说。
连串的追忆、的呼应与反衬意念、情绪的起伏与翻腾,通过山下村民们聚会时的欢笑、通过老人一舞蹈与音乐,通过四周光线、景色变幻的渲染与烘托,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热闹与孤单并存而更显荒凉的意境与情绪,萦绕在全书,既凸现了老人内心深刻的寂寞与孤独,又彰显了小说主题:期待。他也许期待包工头的到来,以便讨论露台工程的开展;他也许期待女儿的归来,以减轻他孤单的痛苦和生活的不幸,他也许期待连自己都不清楚的别的什么东西。
昂代斯玛先生注定了要一直等待下去,为了一句承诺,为了风景的美好,或者不为什么,仅仅是一次纯洁的等待。这种等待以其内容的不确定性、目的的模糊性而具有了哲学层面的深刻内涵,在淡化的人物刻画、淡化的故事情节、淡化的生活内容中,在荒凉情绪的包围中,杜拉斯寄寓了深沉的含蓄与深刻的启示,使小说超越了文本的限制,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意蕴。
作品影响
2004年,该小说被米歇尔·波尔特改编成同名电影,该片在2004年戛纳影展上颇受瞩目。
参考资料
是杜拉斯让我结识.新浪财经.2006101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6 14:3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