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与文化
2010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明代文学与文化》是2010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志达。
内容简介
《明代文学与文化》是作者多年研究明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成果,对300年间文学与文化的特质及其升降盛衰的状况及原因,作了深入探讨和阐述,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见解,显示了新的视野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全书立论严谨而有创意,资料翔实,文笔流畅,是研究明代文学及文化的一部力作。
作者简介
吴志达,原名吴文星。1931年8月生于南京,原籍浙江东阳。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随即考取武汉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毕业下放劳动。然后历任教职,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一、二、三届校长教学工作顾问,中国明代文学学会顾问。主编《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著有《中国文言小说史》、《明清文学史·明代卷》、《唐人传奇》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论著获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等历史小说与史文化
第二章 《水浒传》等英雄传奇与游侠文化
第三章 文言小说的复苏
第四章 南戏的发展与地域文化
第五章 明前期黯淡冷落的剧坛
第六章 明前期诗文的变迁与文化专制
第七章 神魔小说《西游记》与“三教归一”文化内涵
第八章 神魔小说《西游记》续书及其文化内涵
第九章 世情小说《金瓶梅》与市井文化
第十章 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与雅俗文化的融合
第十一章 传奇的发展与戏曲文化的变革
第十二章 启蒙主义戏曲家汤显祖
第十三章 启蒙文化思想与杂剧的南曲化
第十四章 戏曲文化与戏曲理论建设
第十五章 明中叶后诗文革新与启蒙文化(上)
第十六章 明中叶后诗文革新与启蒙文化(下)
第十七章 明代民歌和散曲
主要参考文献
明朝纪元表
后记
附录:1991年版《明清文学史·明代卷》结束语
序言
吴志达教授的《明代文学与文化》书成,嘱我作序。这引起我不少往事的回忆。志达教授是我的学长,也是一位挚友。我于1950年考入辅仁大学中文系。1952年教育部进行院校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我便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志达教授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我们开始相识。我1954年又考上本系古代文学研究生,这样,我们就有四年时间相处。1954年前后,正强调“向科学进军”,气氛比较活跃,我们上下班级交往很多。志达教授给人的印象与众不同,他不是很活跃,却又能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但我始终没有找到恰当的词语形容,后来程千帆先生给他下了四个字的评语:“纯笃勤劬。”我觉得非常准确。志达教授,原名文星,原籍浙江东阳。1931年8月出生于南京。1952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6年毕业时,随即考取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是程千帆先生。说起上个世纪50年代的研究生的情况,也是颇多感慨。我记得50年代招考研究生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学习苏联,称“副博士研究生”,后因反对资产阶级法权,取消了副博士的称号,进而取消导师制,由教研室集体带,由教研室主任负责。1956年,又恢复指导老师的办法,但不久开始了反右运动,导师、学生多有划为“右派”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我记得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李长之先生,无论在风雨正骤,还是比较平和之时,他始终是以平缓的语气、认真的态度,进行业务辅导。
后记
二十多年前,承担了国家教委高校文科教材编写的一项任务,就是《明清文学史·明代卷》。作为教材,当然必须遵守一些准则与规范。书于1991年出版后,反映似乎还好,但我心自明,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当年的责任编辑、现任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分社社长陶佳珞女士,邀我把那本书作为一种学术专著予以修订;在此之前,我应一家出版社之约,草拟了《明代文学与文化》一书的纲要,并经专家论证通过,纳入出版计划,好在尚未签约。我从此书的渊源关系考虑,就毅然同意了佳珞之邀,并签了约;我们有一条不成文的君子协定,就是不要催我,让我在没有压力、较为自由的氛围中写作。我感谢佳珞的通情达理与多方支持,特别是她在审处书稿过程中所倾注的大量劳动。也向另家出版社的约稿人表示歉意。
有明代卷文学史作基础,既是一种方便,又是一种障碍。要想有所提高,有所突破,首先要战胜自我。从思想方法到学术观点,都要以严肃的态度予以梳理、审视。我既不愿成为赶时髦的风派人物,也不甘于做思想僵化、固执己见、不思进取的老顽固。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正确的不但要坚持,而且还应该有所发展、提高;错误的,当然应该修正。
从事明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对宋明理学几个主要流派的评价,因为它与文学的关系很密切。我是上个世纪50年代教学秩序最佳时期的大学生,受过很正规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说在脑子里扎了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7 01:1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