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御祭文》收录于明
正德年间所修《襄阳府志》卷一五,是正德年间襄阳知府奉朝廷之命,致祭
诸葛武侯时的一篇祭文。
维正德某年月,襄阳府知府某钦奉朝命,致祭于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神曰:惟神三代遗才,两朝佐命,义明汉、贼,国系存亡。虽恢复之志来终,而宇宙之名不朽。矧藩封之近地,实龙卧之旧乡。祠庙既迁,礼文斯秩。兹值仲春(仲秋),式修荐事。仰祈灵佑,享祀无穷。
明朝正德某年某月,襄阳府知府某敬奉朝廷之命,致祭蜀汉丞相诸葛忠武侯的神灵说到:诸葛亮是
三代遗留下来的人才,辅佐先主、后主两代,义节彰明汉、魏,关联蜀汉存亡。虽然恢复汉朝的志向最终未能实现,但是他的大名是不朽的。武侯祠在藩封近地,实为诸葛公之故乡。(今)祠庙已经迁徙,礼乐仪制(还是)按规(行事)。这时正值仲春(仲秋),恭敬地整饰礼仪举行祭事,仰首祈祷神灵的保佑,享祀无穷。
《明朝御祭文》是正德年间襄阳知府奉朝廷之命,致祭诸葛武侯时的一篇祭文。从碑文来看,一个祭典活动不仅使襄阳知府亲为之,成也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并亲命之。由此可见《左传》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种现象,不仅在当时社会如此,而且整个封建时代都是这样。
《明朝御祭文》虽然不长,却能站在一个高度将诸葛亮的义节与蜀汉存亡联系起来,指出:“惟神三代遗才,两朝佐命,义明汉贼,国系存亡。”毫无疑问,其中流露出作者对诸葛亮存在着一片崇敬之情。在下文中碑中又有言曰:“虽恢复之志未终,而宇字宙之名不朽。”诸葛亮入名之所以不朽于宇宙,应该是社会上的一种道德倾向和思想主流使然。短短一篇祭文,为后人留下了两条信息,一是肯定指出,藩封近地实为诸葛亮的故乡。二是告知后人,武侯祠庙又一次进行了迁徙,但是无论怎么迁徙,祭典时的礼乐、礼制和祭祀的时间依然按规行事。
应该肯定,无论是祭文本身,还是屡迁祠庙,抑或是按规按时举行祭典活动都是社会恩的一种反映。这种思想就是崇尚先贤。就官府而言,其如此重,恐怕旨在主导正确的思想潮流,在社会上倡导并树立一种高尚的思想情操。